“本土管理实践与创新论坛”成立暨2015博瑞森作者交流会(一)
2015-06-10 14:18:56
阅读(1767) 评论(0) 作者: hahahh 关键字:作者见面会

“本土管理实践与创新论坛”成立

2015博瑞森作者交流会


本次会议主要有三个议题,认识、组织、思想。大家一致同意成立“本土管理实践与创新论坛”,认为其对促进本土管理思想成熟和企业实践有重要意义。参加本次会议的二十多位作者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鉴证了“论坛”的成立!


宋新宇


基本介绍:以河南省状元的身份考上北大,然后被选派到德国留学,在德国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然后在德意志银行工作,转到罗兰贝格,由罗兰贝格派到中国来组建中国罗兰贝格,承担总经理的职务,之后在1999年自己创立了易中创业,一直到现在。易中十多年来一直非常稳健,宋博士强调聚焦和隐形冠军,可能其他领域大家都不知道,疑惑似乎好多年没听到宋博士的声音了,其实在中小企业领域做得很扎实,前几年就已经做到50万的客户了。

出版作品5《让管理回归简单/升级版》《让经营回归简单/升级版》《让用人回归简单》

关键词:学生

推荐曾伟老师的《欧博心法:好管理靠修行》。

我今年53岁,属虎的。我接下来定的任务呢就是再一次的做学生,做2个方面的学生,一个是学太极,在成都拜了一个老师,学杨式太极,已经学了一年左右,感觉对身体很有好处,老师跟我说,如果我再练三年,我的头发能够再次黑回来,这个是我的动力。

另外一件事是做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学生,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我们过去做的事情,内容、课程、活动很多的做法可能都已经过时了,需要在互联网环境下发现新的方向,这是需要摸索和学习的,这是我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打算。

最后,希望我们大家借助这个平台互相认识了,以后可以有合作的机会。


曾伟


基本介绍:广东欧博企业管理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中外管理研究中心EMBA教授,信佛,师从大愿法师,工厂领域做了很多工作,用自己的佛门的心得、方法来研究工厂管理,具有很强的本土特色,而学校里可能更多是讲西方管控。

出版作品6《管理心法:好管理 靠修行》《欧博心法:好工厂 这样管》《欧博工厂案例一:生产计划管控对话录》《欧博工厂案例二:品质技术改善对话录》《欧博工厂案例三:员工执行力提升对话录》《苦中得乐:管理者的第一堂必修课》

关键词:人才

正常做人力资源,对人的评价是2个指标,一个是德,一个是才,其实这是错的。这么多年,人力资源的问题就是掉在德和才里了,以这2个方面作为标准就意味着做加法,德越多越好,才越多越好,但是《道德经》讲“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里边一定要减法,如果我们的管理模式是没有减法的,这个管理思想一定是错误的。

所以我认为要把人也设2个指标,但是2维的。

有才自我的人就是强者,老板希望用的人就是强者,因为能干活。无能无我的人是弱者,弱者无我是表象,表面上与世无争。无能很自私的人就是小人。无我有才就是圣人、贤者、君子。

整个社会的发展一定是这样的,从弱者到小人,首先人大量是处在弱者阶段,与世无争是无能造成的,很多员工就是这样,要改变他们要怎么办?我认为首先让他自私,让他知道为自己奋斗。中国的历史发展也是这样,改革开放就是这样,一大批人开始自私的时候社会发展了,但是小人也纷纷出现了,所以从弱者走向小人是个必然。我们现在总是骂小人,其实没有必要,这只是一个阶段,而且是必然超越的阶段。企业发展也是这样,员工首先是很自卑的,等他懂得自我奋斗了,他就开始摆脱自卑了,中国早先阶段就是让弱者变成小人的阶段。越是自我、自私,他就越是能够摆脱自卑,这是一个很糟糕的过渡阶段。

接下来,能力提高了,就是强者了,但是还是很自我。这就面临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他成了强者以后怎么管?

然后另一个问题就是,整个社会发展到现在是一个强者如林的时代。我们本来以为强者后边是强者更强,错了!这是不可能走下去的,大量实践证明,如果强者更强更强,一定会掉到小人的圈子里。

往下只有往圣人位上走,中国走到今天出圣人的时代到来了!而且绝对不是一个人,孔子的时代也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托起来的。

把握时代脉搏,这是向善向美的,顺着它走,一定成功。大家一定要当仁不让,强者要通过自我走向无我,通过修,这个需要我们一起探讨。

欧博北京成立的公司,就是为了将多年来对佛法的研究做成一套产品,关于圣贤文化的产品,虽然市面上有很多,但是都没有将圣贤文化落实到操作层面。我们应该将我们的实操与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形成真正的产品走出去。我走了13年,走得通,我很希望能够跟大家抱团一起来走。



施炜


基本介绍: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领衔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研究员, 06年出版过一本战略的书《企业战略思维》,其中将战略概括为一句话“机会牵引能力”,给我们很大指导。

出版作品(筹备中):《企业战略思维(改版)》

关键词:学院派

95年开始进入咨询行业,我们做咨询有2个特点,第一个属于学院派下海,与彭剑锋、包政一起;第二个特点是我们做不了中小企业,这个是机遇的问题,不是能力的问题。

最近在思考“咨询行业下一步怎么办”,做了一个资产池,我们现在的思路就是要把咨询和投资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比如说选择上市公司。之前我们和中国成长比较早的一批企业,像华为、tcl、美的和新希望关系比较好,其实我们错过了互联网这一波,这一步踩空了,下一步我们怎么办呢?就是把资本和智力结合起来,到处寻找成长中的上市企业做咨询,可能收益在咨询之外。如果我们能够和中国的50个有潜力的上市公司合作,那我们在投资上就会有很多的机会,14年开始转型,总体上还是成功的。

总之,看是否能将前十几年的功力转化为投资的眼光,希望能找到中国下一个华为在哪里?

  • 评论
  •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