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7:50左右,窗外就传来小鸟的鸣叫声,我敢肯定每天鸣叫的是同一只小鸟,我从来没有见过它,但是我能够分辨出它的声音,就如人的声音一样,每只小鸟的叫声也是不同的。它的叫声就如在纸上画一条直线,总是从一个点开始,然后在线段的终点停止,它不停地叫着,不停地画着线段。你没有听过它的叫声,它唱出的线段就如优美乐曲的五线谱,你为什么不抽空听听呢?不是来听我窗外的那只小鸟的歌唱,如果你心里有美,如果你的内心是美的,那么,你听到的任何声音都是优美的。这只小鸟不是独唱,每天会有两只小鸟与它伴唱,但是很明显,主唱是它,因为另外两只小鸟从来不敢大声歌唱,它们的声音总是比它的声音小,而且它们的歌唱总是穿插在它鸣唱的空隙之间。我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过,很明显,它们不正是一个配合默契的合唱乐团吗?你仔细听,会听出它们之间的和谐。15分钟之后,它们的歌唱就会戛然而止,不知去向,不过明天早晨它们会准时出现。我从来没有见过它们,因为在那个时间我一般是躺在床上,不过在同样的时间,大多数的人恐怕早已走在上班、上学的路上吧。有几次我听着小鸟的歌唱在想:我是否太懒惰了,是否在浪费时光,是否没有给自己、家庭、社会创造价值?但是,那些起早贪黑、忙忙碌碌的人们,是否也错过了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呢?他们可能听不到小鸟的歌唱,即使听到了也许会责怪它们太吵闹了;他们可能除了关心下雨才会想起来仰头看看天空,他们从来不会感叹地说:多么蓝的天空啊;他们可能经常抱怨孩子太吵了,总是不好好吃饭,但是从来没有坐在旁边真心欣赏孩子的玩耍,以及与大人相比孩子身上透出的纯真;他们也许总是抱怨老板太不专业,总是任人唯亲,但是,从来没有留意过老板的艰难,以及他曾经有意留给我们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一个人经历多少,不在于他是走过了波澜壮阔的一生,还只是过了平平淡淡的一生,而在于一个人是否真实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内心对人生的每一个片段的感受。如果你曾经历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但是,在经历这段爱情的过程中,你内心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两个人发生的每段故事中,比如,在江边酒吧的浪漫、路边的吵架等,那么你最终剩下的就只有这些回忆了。但是,假设你在经历爱情的过程中,随时感受到自己在当时那一刻的内心感受时,你就是在充分体验你的一生,这才是所谓的充实的、有价值的人生。当你感受到在江边酒吧中你内心升起浪漫的感觉,感受到在路边吵架时你内心的那种不被理解的气愤和怕真的伤害对方的担心,你就真的得到了这些内心感受,就如同喝下酒杯中的啤酒一样真实,如果喝多了,真的会喝醉的。什么是海边的贝壳,我们在每一刻体验到的内心感受就是我们的贝壳,就是我们的珍宝。如果在我们的一生中,捡到了更多内心的贝壳,难道这不就是一个极富有价值的一生吗?还有什么比内心的珍宝更加有价值呢?如果我们能够体验到内心中每一刻的感受和思想,我们就会自发地学习,向自己学习,向那些内心感受学习。当我们感受到夫妻互相关心时的那一刻,在内心升起的温暖、安全的感受时,我们必然会决定今后一定要善待对方,要珍惜双方的关系。认真地体验自己内心的感受,就会将这些感受变得如同身体被刀割伤后疼痛一样的真实,当我们面对如此真实的感受时,怎么会不采取行动呢?被一件事情所诱发而决定采取行动,这不就是学习吗?而且这才是真正的学习。请停下我们匆匆的脚步,漫步走向内心之海的岸边,俯身捡起更多的贝壳吧,我们会收获很多很多!
在城市和“泛商业地产”的战略定位中,经济因子是大势,是商业环境的大气候,战略定位策划的项目要关注商业生态系统建立的大环境,做到适者生存。商业环境是城市生态、商业生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众所周知,宏观经济研究的是经济资源的利用问题,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财政与货币政策。宏观经济研究的基本问题有物价与通货膨胀问题、就业与失业问题、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周期问题等,这些问题与城市和商业地产的开发密切相关。从经济发展规律与模式看商业预期是对战略定位的深度研究。有了对经济规律与模式的深入研究,我们就会对社会现象有更深入的认识,而这种深入的认识是对战略定位的进一步修正。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各种经济活动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学科。经济发展既有其内在规律,也有其外在规律。从广义上讲,经济发展的规律就是商品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从理论上说,经济发展的规律,就是社会经济有机体的发展规律。社会经济有机体的发展规律,就是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规律。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规律,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一致的——客观规律。从狭义上讲,我们看待某一事物时,要客观地对其进行观察,而不能带着情绪,进行片面的观察。就这一点来说,你会发现“黄金十年”其实是个动态的说法,天时、地利、人和,都因境、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因钱而变化。从经济角度来看,大势不可违。我们只能顺应经济时代,进而优化经济时代。
曾经有HR找到我询问,公司新员工离职率高,有什么好办法解决。我说,其实,员工在不同时期离职,都有一定的规律。比如3-5年之间的员工离职,通常与职业发展有关。学习不到新知识和技能,薪酬提升空间不大,没有更多高级职位提供,这时外面如果有更好的职位,不少人会选择离开。如果入职2年左右的员工离职,一般与企业文化有关。这时候员工对企业已经完全了解,各种处事方式、人际关系、人文环境、授权、职业发展等等了解的都很全面,甚至包括公司战略、老板的爱好。如果认同度较高,就会选择留下,反之则容易离开。如果入职6个月以内就离职,多半与上级领导和工作本身有关。这个时候,员工刚进入公司,对企业环境、岗位职责要求都比较陌生,工作压力骤增,如果缺乏人文关心或者工作指导,就会很容易让人产生离开的念头。在这段时间里,一般与新员工打交道的,除了HR就是上级领导。为了提高尽快让新员工融入企业,不少企业会采取导师制,让有经验的优秀员工作为导师,既对新员工能力的辅导,也是企业文化的传承,帮助新员工尽快融入企业。能够选出来担任导师的,也一般都是技术能力较强、经验较丰富的人才。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徒弟,教学相长,这对导师也是一种提升。所以很多企业都有导师制。没想到HR说,我们公司早就有导师制,但是推行不下去。一方面大家都很忙,没有时间去带徒弟;另外我们的员工不爱说话。有的岗位还行,还能有几个备选导师,总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但是有的岗位,技术很复杂,我们公司只有一个人懂,我们一直想为这个岗位找个新人作为后备,但是这个人极不善于沟通,徒弟根本带不出来。其实不少企业都会这样的现象:有不少人,工作认真仔细,经验也比较丰富,就是不爱说、也不大会说,遇到要汇报或者讲个话,就死火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其实偏爱默默无闻,因为君子就要少说多听、敏行讷言。不过如果是从事企业管理,不会说、缺乏沟通习惯是大忌。比如某经理要建立公司的规章制度,闷着头写了三天,完成了公司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行政事务、采购管理不少制度等等。写完了之后觉得挺满意,让总经理签个字就下发了。下发之后,各业务单元说,这个制度有问题,由于某某原因我执行不了。某经理说,那不行,公司基于某某原因要定的原则就是这样,必须执行。业务单元说,我不同意。某经理说,那你看着办吧。这位经理很恼火:我辛辛苦苦地加班加点做的制度,该考虑的都考虑了,业务单元不领情,站在自己的角度不服管。业务单元也很生气:你定的是啥制度,根本不符合业务的情况,要按你这样管,大家都别干活了。就知道拿老板压。结果这些制度就不了了知或者一直在扯皮,互相都不认可。我认为这都是沟通不好惹的祸。大家把干工作的重心放在具体的干上,而忽略了说,看起来费了不少力气,可工作结果离任务目标总是离预期差一截。不爱说,对于管理者是大忌。想一下,管理者日常的工作70%的时间就是在沟通,开会、讨论、交流。通过沟通交换信息,了解行业动态、客户需求;通过沟通,上级了解下属在干什么,下属了解上级想要什么;通过沟通,部门之间才知道你要的是什么,我可以配合什么。如果不沟通,不了解对方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要去什么地方,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想当然干工作,一定会出问题。所以,我认为企业中70%的问题是由于沟通障碍引起的,无论是工作效率低,还是执行力差,领导力不高等,归根结底都与沟通有关。
餐厅的装修布置是死的,但装饰布置所营造出来的气氛却是可以充满感染力的。一个气氛不好的场所,心情再好的人走进去也会变得烦躁不愉快;一个气氛舒适的地方,则能让各种心情的客人眉开眼笑,乐而忘返。消费者选择用餐场所,气氛是个重要指标,气氛对了,菜肴、服务稍差人们也愿意接受,因而熟知经营之道的人都懂得利用气氛为自己的餐厅加分。气氛来自于环境,美化环境才能制造出好的气氛。不同消费等级的餐厅,顾客对环境的期望相差很大,低消费水平的餐厅也许桌面、地板清理得够干净就能得到顾客的赞赏,但高消费水平的餐厅连洗手间的烘手机发生故障这种小事也会引起顾客的抱怨连连。这说明顾客付出一笔金钱时,环境也是他的消费项目之一,能够提供恰当环境的餐厅,顾客会觉得在这儿花钱没有吃亏;若是环境好的超乎预期,顾客更会有赚到的感觉,乐于经常登门。一间餐厅在开始营业之后,所有的装潢布置已经完成,无法再做变动。换句话说,要改变整个环境已经是不可能的事,只容许做些细节上的调整。细节调整以灯光最重要,灯光运用妥当可以改变室内整体的感觉。原本风格较冷的设计换几盏灯便可营造温馨的氛围,原本比较简单的装修利用立体投射光线也能提升现场视觉效果。年轻人聚会的餐厅用些彩色灯光可以带动青春奔放的情绪;商务应酬的餐厅用多重光源强化食物的照明可以显现邀约者的诚意;家庭用餐型的餐厅冷暖光并用,在明亮中酿造温情;情侣约会型的餐厅要强调侧硅和远距离的光源,避免座椅上方有灯光直射。总之,灯光设置的巧妙不仅可以烘托出应有的气氛,也能隐藏装修布置上存在的一些缺点,使顾客用餐心情愉快,对餐厅有更好的评价。成功的企业都很注重灯光的应用。例如,普通酒店用的灯泡亮度是36度,这种灯泡不但能照亮桌子上的菜和餐盘,而且会在客人的头顶上,头顶上像顶着个大太阳,令人非常不舒服;而北京宴专门采用24度的德国欧斯朗灯泡,这种灯泡的光刚好会照到苏菲碟边上和转盘上的菜品,不会照到客人的脸上或头顶,让客人觉得非常舒服。北京宴还引进了澳大利亚邦奇的调光系统,按迎客、用餐、休闲和生日等不同场景设立了四种灯光模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许多客人来北京宴觉得舒服,但又说不上来,这就是一个原因。何为美境?顾名思义,一要美感,二要有“境界”与“心境”。所谓“境界”,需要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文化风格;所谓“心境”,古语中说人们对同一种事物,“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心境如山涧之亭,强调的是酒店氛围给顾客带来的一种体验。经常能听到某个酒店有味道这种评价,所谓酒店味道,就是气息、氛围,就是文化的体现。大董十分注重主题环境文化的营造,作为一家以环境为主打的主题餐厅,大董的每家门店都有着鲜明的特点。例如,大董的南新仓店以皇家藏书馆典藏文化营造出浓浓儒雅大气风韵,工体富春山居店以元朝书画“富春山居图”为理念,阜成路店则以汉唐文化为主题。然而,如果仅仅注重了环境文化的鲜明特点,而缺乏统一的表现手法,便难以形成独特且统一的品牌形象,这是许多连锁企业在强调个性化体验的同时,在环境氛围营造上存在的一个问题。对此,无疑大董是成功的!大董每家门店都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元素,在让各家店因其鲜明的特点带来不同个性体验的同时,更将环境之美和菜品之美有机结合,形成了大董以文化为主题的发展模式。正是由于紧紧围绕产品的主题,从而让环境既具有个性又具有一致性。从南新仓店开始,大董不断探索环境的空间艺术呈现方式,到工体店大董就基本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空间氛围,在此,略举几例。(1)大董的独特灯光效果:围绕大董意境菜,用灯光艺术营造空间的意境:一是用电脑灯光在白墙上打出诗词歌赋,再现意境菜的诗情画意;二是用蓝色灯带营造如梦如幻的意境。(2)大董的天花造型写意:无论是以“富春山居图”为文化主题的工体店,还是以“汉唐文化”为文化主题的阜成路店,天花造型均以奇巧的山水写意呈现。这不仅让空间元素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产生唯大董所特有的形象元素,更让环境之美和菜品之美有机结合,山水写意天花造型传递了大董意境菜的意境之美。当下,餐饮业正面临着激烈竞争,企业需要清醒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有些酒店在菜式定价上“降低身份”,随行就市定价,并且运用优惠、特价菜等多种营销措施,仍然收效甚微。决策者要跳出“为饮食而饮食”的观念,人们来酒店用餐,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享受。管理者经营菜式,要像经营时装那样,摸时代脉搏,甚至引导饮食潮流,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餐饮业要赢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持续稳定地发展壮大,就必须提升文化与创意能力,因为餐饮业的核心竞争力集中表现在文化与创意竞争力上,一个成功的环境氛围有助于创造顾客的价值。(1)引发注意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同质化的餐饮市场,要让人选择你,首先需要吸引人的眼球。这其实是吸引注意力,吸引“头回客”。餐饮业常说,要把“头回客”转变成“回头客”,试问,如果连“头回客”都吸引不了,转变从何谈起?消费者选择一家餐厅的时候,第一眼看的是什么?自然是门店外观。对于餐饮企业尤其是连锁餐饮企业而言,门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门店就如同一个人的脸,消费者对你第一印象的好坏与否,能不能将眼光投向你,首先就看你的门店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2)深化记忆力引发注意力,是在吸引“头回客”,深化记忆力则等于培育“回头客”,有了“头回客”又能成功地实现从“头回客”到“回头客”的转变。饭店的经营就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常常去过很多酒店消费过,但是能记住几个?别说酒店,连城市都记不住几个。因为中国处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城市没有特点、没有文化,千城一面的状况越来越突出。现在交通发达,可以一口气跑十个城市,没有感觉便是最常见的感觉。同样,在这十个城市里去了十个酒店,看了二十个酒店,能让人记住的没有几个。很多酒店当时感觉不错,过后印象全无,因为都差不多,没有特色、没有文化。但如果一个地方有了特色文化,形成主题,就一定能让人记住。(3)创造文化力好的环境能创造一种文化力,因为主题意味着特色。文化和科学技术一样,也是一种生产力,社会的不断进步,客观上要求文化和经济不断融合,经济中有文化,文化中有经济,两者密不可分。必须指出的是,餐饮主题的塑造和体现,既要注重环境的营造,也要主题具备独特的风格。但是,“主题餐饮”不是哗众取宠或玩噱头,而是实实在在地为特定消费群进行“主题”的设计和服务,同时在菜肴质量上狠下功夫,这样才能树立品牌。用心营造环境氛围,给顾客创造惊喜与感动,是企业决胜市场、赢得顾客的制胜之道!摘自《餐饮企业经营策略第一书》吴坚著
西方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确实,中国(华人社会)没有强势、统一的宗教信仰体系。个别地区的宗祠崇拜、城隍庙崇拜等都没有成为统一的共同信仰,中国当今的佛教,本质上也是小众崇拜,并未形成中国人公认的信仰体系。宗教的核心,都是对人的自我认知及人际关系处理提供一个包罗万象的应对之道,教会、教宗、牧师更成为教义的督导者。在这样的社会里,任何人都不可能提出可以与超过1000多年积累形成的宗教教义对抗的新学说,而只能以自我体验的方式传播“真主”的福音与教义。中国则不然,没有如此强大、统一、具有历史积累、积极入世的宗教。佛教本质是出世法,现代兴起的“人间佛教”运动,是为了纠正经典佛教3000年形成的出世法传统。人间佛教100年的起源,在中国大陆也只有20年的发展史,由此就说佛教能够成为中国人的信仰是不现实的。何况,人间佛教内部教派林立、各有山门道场。一个内部都无法统一的思想,如何能够统一芸芸众生?更何况,人间佛教从根本上还需要与佛教3000年的出世法传统相抗衡。由此看来,华人知识分子的新儒家运动也很难重树中国本源道统。在人学上鼓吹中国人走宗教信仰的道路,要么是空想或小众运动,要么是要中国社会重新走一回“中世纪”,这两种方向都不可能。从上述背景看中国流行的各种“人学”,我们不难在一片繁荣的市场读物中看到问题的另一面:这些“人学”书籍是在真实地解决面对复杂险恶世界的问题,还是在让世界变得更复杂、更险恶?
聪明的营管人员会将库存信息提前一天发给销售人员,并将生产排期一并发出。销售人员在制定订单时,根据公司库存和生产排期、达成进度(发货时间把握),结合客户库存、销售回转状况和订货周期、安全库存,加上促销资源的施加,作出能让客户接受的订货数量,并且在最大限度避免缺货。只要订单制定符合了企业、客户、市场的要求,剩下的是一些简单的沟通性、对接性、审查性工作,难度大大降低。营管人员根据销售的订货数量,审核作出订单,沟通库存产品的分配,预留产品,根据生产排期作出订单的排期。如图8-1所示。流程说明:承接《销售订单制作流程》图8-1营管部订单下达流程(1)销售人员制作订单,可以手写,可以制作电子订单,起始为第0天。第0天,销售人员与经销商确认订单、确定打款事宜(金额、时间)。(2)第0天,销售人员可拍照订单通过微信、也可电子版发邮件,给营管部对应内勤。内勤微信确认回复,或电话确认第0~1天,销售人员不断追踪经销商打款;内勤不断追踪销售人员打款信息。第0~1天,经销商打款,通知销售人员;销售人员通知营管部内勤打款信息。(3)第0天,内勤接收订单,录入金蝶或SAP系统。第0~1天,营管部内勤追踪财务部到账信息,进行确认。第0~1天,财务通过网银手机短信,收到打款信息,查询账户确认,通知营管部内勤,并做系统入账;营管部内勤确认到账信息无误。(4)第0~2天12:00之前,营管部内勤将系统订单提交审核。 审核通过后,转《发货流程》(流程说明结束)当订单制定的核心技能把握好,流程逻辑关系做好,那么困扰很多企业的订单处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很多人说,如果能提前做好月度预算,提供给生管部门,公司提前生产出足够的库存,客户每月提前打款到公司,情况会好很多。月度预算并不会那么准确,生产的排期安排也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即便如此,在很多企业仍然会发生很多问题,根源是销售人员的订单如果不加以控制,企业就要有大量库存来满足忽高忽低、没有规律性的订单,将会大大提高库存成本。至于提前打一部分款在公司账户,那是极少数的大型企业才能要求客户做到,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不太可能做到。
采用订单制交付的产品主要是终端品牌制造商的低需求产品,合成材料和包装材料供应商的绝大多数产品。订单制产品的车间计划与备库制产品的车间计划模式相似,两种计划的差异点主要在于订单交期评审和物料计划。4.2.1订单接收与可行的交期承诺对于品牌商来说,由于多数产品采用备库制,订单制产品所对应的产能需求只占总产能的一小部分,因此通常是采用刚性产品交付周期,即给经销商承诺一个标准的产品交付周期,交期包括排产交期、生产周期(含检验)、运输周期。此时,排产交期一般是固定的天数。因为备库制产品总是有一定库存的,因此当订单制产品在一段时间较多时,计划员可以优先对订单制产品排产。例如某食用油企业对于备库制产品给经销商承诺的交期是4天,对于订单制产品给经销商承诺的交期14天。对于合成材料和包装材料供应商来说,其会和客户约定一个标准交期,但在实际运营时,这个交期波动会很大,产品交付周期包含排产交期+生产周期(含检验)+运输周期。其中,生产周期和运输周期是固定的,交期波动主要是排产交期的波动。这是由于当前累计订单数量和生产轮次计划两个因素确定的。对于不需要考虑切换的产品线,如烘焙等产品线,最简单的逻辑是计算一段时间的每日未交付订单数量折算的订单排队天数,取平均值或者平均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某个数值作为平均排队时间。对于产品需要定序排产的,排产周期按照生产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