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大主流商业类型

根据目前互联网医院的分类,大致有两类驱动因素,一是由第三方公司驱动,动员区域乃至全国医生参与;二是医院去做诊疗。直接或间接面向终端用户提供在线诊疗、电子处方、在线医嘱、支付与结算、药品配送等医疗服务。直接服务也即用户通过网页端或APP端等线上渠道与专家“面对面”诊疗。间接服务是将诊所、药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作为接诊点,用户在基层医生的帮助下同上级医院专家进行远程会诊。

蛋壳研究院根据市场上互联网医院的医疗服务路径差异,归纳认为互联网医院主要有两大主流模式:B2C、B2B2C。

图5-1 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图 {B端压字}

如图5-1所示,根据服务模式的不同,对应的接诊点、医生来源、处方开单率、医疗质量、问诊价格等都有所差异。相对比较来看,如表5-1所示,B2B2C模式更被行业看好及居民信任。

表5-1 B2B2C模式与B2C模式的区别表

B2C模式

根据医疗资源的来源可以分为B2C(医院)和DTC(平台)。也即来源于医院的医生和平台上来自区域甚至全国的医生对患者进行的问诊。问诊方式主要有两种:首诊和复诊,首诊因医疗体制和政策影响一般比较轻。以年轻医生为主,通过平台,对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常见的健康问题进行解答或建议;复诊,目前大多互联网医院平台对外宣称以复诊居多。其一般是在线下进行第一次诊疗后,将后续随访诊疗搬到线上。目前主要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网上复诊,帮助提高医院执行效率。

特点:

(1)直接与患者进行线上诊疗;

(2)不受地理、空间限制;

(3)处方开单率低且不稳定;

(4)在线问诊收费,价格据医生级别、问诊方式等有所不同。

B2B2C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以医联体形式呈现,上下级医师协调,接诊点有诊所、药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医院等基层机构,所以医生对面是医生,医生身边是社区周边患者,基层医生向上级专家提供患者病史、化验报告等,一般通过视频问诊的方式,然后上级医院专家再进行诊断和开药。

特点:

(1)依托医院设立“网络诊疗门诊科室”;

(2)依托线下接诊点提供医疗服务;

(3)远程问诊处方开单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