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饲料企业发展较快,相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一线用工紧缺。为了解决人才紧缺的问题,广东嘉宝饲料公司与省内外几所农牧专业院校建立了长期的招聘人才合作,在某些农牧专业院校的一些专业,还建立了助学金和奖学金制度。
同时,该公司还与当地的劳务市场管理部门取得了联系,为公司选送一线的合格员工。饲料企业的从业人员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一线人员比较朴实、知识层面相对较窄、职业化程度不高,严格制度管理比较有效。高端人才基本素质较高,特别是高管和研发人员一般都有较高的学历和知识背景,文化引导和制度约束结合的管理比较有效。所以,饲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要采用分层次、多样化的管理模式。
分层次、多样化的管理模式
我国的饲料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当前劳动力日渐紧缺、员工流动性较大、新员工培训周期长、培训费用较高的情况下,饲料企业要想办法留住现有老员工。
大多数一线员工来自农村,他们看重基本工资,对生活福利和工作环境要求不高;高端员工看重企业的发展前景、文化氛围,对职业规划有较高要求。这就要求饲料企业既要给员工及时足额发工资、关心员工的生活、福利,又要注重优化企业生产和生活环境,营造企业文化氛围,为员工的成长发展创造机会、打造事业平台。
广东嘉宝饲料公司以10%的员工流失率为警戒线,超过15%就要从用人机制、薪酬待遇、成长发展空间、业绩考核压力、文化氛围、价值观冲突和其他外界诱因查找原因。
2007 年,该公司成立了以各部门经理为主的内部讲师团,加强企业内部的培训工作。对企业一线的检化验员、电工、中控工、制粒工、机修工、安全主任和各级基层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和业务素质。
2009年,该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举办了总经理级的管理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活动,提高企业高管人员的职业化管理水平,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为企业高管人员的发展成长创造机会,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打造职业化的管理团队。
同时,该公司也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规范员工行为、打造企业团队精神、培养员工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统一企业识别系统,包括工作服、门卡、厂歌、厂刊和广告等。该企业还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塑造富有魅力的企业形象。
全员绩效考核管理
广东嘉宝饲料公司贯彻“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的经营和管理理念,建立了管理沟通机制、高基层对话机制、员工信箱、薪资福利制度和绩效激励机制。该公司将年度经营目标逐级分解,不同层级和不同职位特点的员工考核方法不同,不同岗位的绩效考核重心不同,实现了企业全员的绩效管理和考核。该公司每年的绩效考核指标和内容,都是由上至下、由下至上,经过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反复讨论后确定的。
该公司在推进全员绩效考核管理时,对所有员工的薪酬待遇做了改革。从员工的月薪中划出部分绩效工资,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这部分工资完全参照绩效考核结果发放,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都能接受,考核结果还作为评优、奖励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同时,该公司还建立了“总部对总经理、总经理对部门、部门对员工”的梯式考评结构,总公司成立了绩效考评小组,对各级员工的考评结果进行审议、接受投诉,杜绝和控制考核过程的感情因素,做到公平、公开、公正。该公司还将每季度的优秀员工作为年度优秀员工的候选人,评为年度优秀员工的人,不仅加薪和奖金,还在企业报刊、各种会议上给予荣誉宣传表彰,员工都以成为年度优秀员工为荣。
鼓励有能力的高管到新市场创业
广东嘉宝饲料公司董事会决议,建立与高管人员长期合作的激励机制,建立以绩效考核为基础、提高薪酬、发放奖金和股权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模式。该公司在推行全员绩效管理的基础上,对完成年度经营计划的高管及团队成员,发放的工资和奖金是同行业平均水平的2~3倍,鼓励经营管理高管团队带领员工努力工作、开拓业绩。
对有条件组建生产经营团队,能带队创业的高管人员,可由其带队赴新的饲料市场区域办厂创业。该公司全额投资新建饲料厂,派驻财务主管和技术总监,占51%的股份,让能够带队创业的高管人员担任新饲料厂的总经理,让其创业团队占49%的股份(总经理可单独持股25%),股本金可由新饲料厂投产盈利分红后补交。
该公司让优秀员工创业持股的发展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并从行业中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从而提高了公司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该公司还采取国际通行的技术入股和新产品获利提成等措施,创新企业利益分配机制,使员工的利益与企业利益高度一致,真正实现了员工个人奋斗与企业同方向发展的良性互动。
该企业还根据生产和管理的需要,制订了企业全员学习和培训计划。在企业讲师团对各级员工开展相关培训的基础上,将部分高端技术和管理人员送入高等院校,与高校商定培养计划,提高他们的科研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该公司为提高一线员工的文化和技术水平,定期分专业在工厂举办各类学历教育和专业职能培训。要求一线员工在不影响日常生产和管理的条件下,早做计划、早安排,积极参加业余学习活动。该公司还有计划地选送一批高级技工和优秀班组长赴大学深造,为公司培养优秀的一线生产和管理人才,使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强大的后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