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向老板偷学管事分工——体现运筹真功夫的管事阅历积累

分工就是分派工作。有人从三岁起,就会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分派工作,指挥大家扫地、擦玻璃。有人读完博士了,还不会分派工作,连三四个人的实验室都管不好。

【分析】分工三大绝招——合理的分工使策略执行成功了一半。

分工的技巧不是天生的,我们去任何一个公司都会发现,总有几个人没事做,而很多事情没有人做。我自己,无论是当金领,还是后来自己当老板,管了十几年的事,碰了不少钉子,摔了无数跟头,付出了数不清的代价,最后别人问我:“对分派工作有什么感受,或者有什么收获?”我说:“制定决策后,要想下属好好做,有三个绝招,这三个绝招缺一不可:有要求,才会做;有目标,会做得更好;有考核,会做到最好!”

分工绝招一:有要求,才会做。

相信下属,凡事听之任之,是领导的大错。不要以为计划表列出来了,别人就会去做,我们要提要求。提要求是分工的第一步,有三方面内容:一是要求谁去做,这是落实责任人;二是要求做到什么程度算做好,这是明确完成任务的标准;三是必须在什么时间前完成,这是时限。

再英明的决策、素质再高的员工、再强势的领导,如果在分工时,不先讲明这三个要求,这个决策注定以失败告终。但是,也不要总是把人际关系想得太复杂。是本部门的人,按程序公事公办;如果是为了完成一个临时任务而组建的草台班子,一定要先讲清楚,不许一分配任务就找借口,说原单位、原部门又有急事。

你也不要总是感叹:还是“自己人”听话!凡事都要交给“自己人”,你哪来的那么多“自己人”?只要平时待人以诚,别人一般都会配合的。

落实好责任人员后,一定要明确完成的标准、完成的时限。

很多时候,你以为别人懂了,忽略了交代完成的标准这个环节,或者月初布置的、月末还没有完成,等事情结果出来了,有时候你会哭笑不得。

就拿扫地这件简单的事情来说,如果你要求每天打扫5次。那么,地上再脏,员工也不情愿扫6次;如果你的要求是保持地面干净,脏的时候,十次八次员工也要去扫。

而要讲清楚完成任务的标准,你自己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才行。

请记住:在一个新环境里,三个月后,除了人事部再也没有人记得住你以前是干什么的、读什么学校。他们每天面对的要么是你的确实高人一筹的业务指导,要么是你不懂装懂的虚伪与无聊。因此,为了将来做老板加强学习,多参加培训、多深入基层是大有好处的。

分完工,要记得给自己“留一份”。自己除了管事外,还要“有事可做”。人只有做事,才会发现新阶段的新变化,技术管理岗位更是如此。自己拿出30%左右的时间做事,能起到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对鼓舞士气有帮助。如果是复杂的工作,我们就要定目标了。

分工绝招二:有目标,会做得更好。

没目标会四处跑。前面讲“ABC123”时,讲过做复杂的事情要给自己定目标,管事时就更不用说了。

目标管理,核心就是量化管理。不管事情多复杂,一定要抓好量化的指标:一是任务的量化;二是完成时间的量化。任务的量化又有两个步骤:一是模块化,二是流程化。把大任务分解为小任务,这就是模块化;把小任务一个个串起来,这就是流程化。

任务完成时间的量化,就是要把模块的完成时间和小任务的完成时间,在每个流程上的节点位置标出来。如果不涉及机密,还可以把它挂在墙上,做一个倒计时牌,时刻提醒大家完成任务的进度。

如果是一般程度的任务,你至少要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做一个目标管理的表格,免得忙不过来的时候,忘记检查下面的工作。如果你有秘书或助理等,就把这项十分普通,但是很重要的工作交给他,让他按照进度提醒你去督促检查各项工作。

分工绝招三:有考核,会做到最好。

赏罚分明时,三军勇向前。考核,是管理核心中的核心!

给大家派工作时,如果工作特别重要,不论这事情大小,除了交代好要求、设定好目标外,还要定好奖罚措施,甚至立下军令状。我们经常看到在各种营销会议上,领导在上面讲话,下面有聊天的、有看报的、有发短信的、有打瞌睡的……但是,只要讲到考核,大家立马变了个人似的,都来了精神。为什么呢?人只对与自己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感兴趣。这也是“考核必须以利益为核心”的重要的理论依据。

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把绩效考核弄得像门大学问似的,很多HR经理,为了做好绩效考核,买了十本八本书,越看越糊涂;请咨询顾问、大学HR专家、学者讲课,讲得头头是道,听得津津有味,下课了,老板问怎么考核,都傻眼了。结果,还是老板的“土办法”有用。为什么老板的“土办法”管用呢?

因为考核有两个重要原则:一要简便易行;二要针对性强。

不亲自抓考核,就不要当老板!

老板不论文化高低,都是干练的人,定下的考核制度,肯定是容易操作的。

咨询顾问、HR专家的吃饭本事之一,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非此不能显示出其学问。而老板很在意花出去多少钱、赚回多少钱,他要考核的项目、他要掌控的要害,自然是针对业务流程的关键部分下手的。这是老板的特质,如果不亲自抓考核,企业的运营效率一定是惨不忍睹的,他也不配做老板了。

当然,有些企业大了,老板只考核高层,不管下面了。一旦他某天心血来潮巡查公司,找出下面的考核制度来看时,如果发现太复杂、不痛不痒,他对高层的实际管理能力就会产生看法。那么,如何设计考核体系呢?关键要抓住以下两个要点:

一是关键经营指标完成的进度,要数量化。

二是各级人员的工作态度指标,要项目化。

比如,对营销部门,把销量、费用两项指标一抓,基本就见效了;对后勤保障部门,则要把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用具体项目强调出来。对于一些重要的日常工作,表扬与批评也是一种奖罚手段,但是要“有言在先”才有“考核”的味道与效果。比如,你分派一项重要的,但是不必单独考核的工作,你可以说:“请大家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我请大家吃饭,否则,打你们屁股!”当然,谁也不会真的去打屁股。但是,你在分工时这么说,这句话就有了“考核”的意味。分工是管事的重要环节,里面有不少与人打交道的学问。

【作业】

(1)无论你管几个人,当多大的官,从今天开始,给他们分工时要记住字字值千金的三句话,哪三句话呢?

(2)如果没记住,请你找到这三句话,把它写在你每天都看得见的地方!

(3)请从“考核是管理活动核心中的核心”、“ 不亲自抓考核,就不要当老板”中,任选一题,写一篇1000字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