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自我管理和自由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的“自我管理”,其实是建立在自由意识之上的,或者说是自由意识的产物。

德鲁克一直强调的“知识工作者”,他们要求“自我管理”。他们有了更多的想法、思想、意见、观点,他们在思考,且有能力思考。因此,他们需要表达自己的思考所得即看法、想法,并且要在工作中实践、实行、实现自己的想法。这就是自由意识的表现。

我们可以想象,假设我们在工作中有满脑子的想法、看法,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有专业的大学学历,有理性的思考能力和勤于思考的习惯,那么,我们怎么会忍受所有的想法不能说出来、没人听、不能实行呢?总是违心的、被迫地执行自己并不同意的其他人的想法,会是什么感受?“自我管理”就自然而然地呼之欲出。

自由意识的人会说:你给我一个目标、方向,也可以考核我,甚至可以在看到我不合格时解雇我,不过,你让我自己完成自己负责的这份工作吧。不要总是将你(领导)的意见强加给我,干扰、左右、指挥我的工作。此时,我的心情更好,我的头脑更加灵活、高效,我的想法在实行,可以在工作中随时调整,为了完成工作,可以主动地找其他同事要求协助,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为了提高效率,为自己制订工作计划,等等。

不再压抑,工作不再仅仅是养家糊口的手段,它可以实现自我,展示自己的价值。这就是“自我管理”。

同时,这些人的领导,也是知识工作者,乃至社会的主流是由企业及私营企业构成的,那么,整个社会就都有了对“自我管理”的要求,以及对“自我管理”方式的要求、理解、支持、宽容、接受、承认、帮助。比如,有些理论学者开始研究,就如当年的德鲁克一样,将这个管理学上的新事物(以前是如“泰勒制”式的将人当作机器的“科学管理”阶段),做系统、深入的研究,指导着企业去实践它。不久,它成为众人皆知的、都身在其中的一个工作方式。

没人再觉得奇怪。后面一代的人会说,“本来不就是如此吗?”他们早已忘记了自己的父辈们、祖辈们在“泰勒制”下如机器般工作的艰辛。幸好,他们及他们的后代以及永远的后代,不用再体验“泰勒制”。这是人类的进步!

因此,如果没有自由意识先在美国人、德鲁克的意识中存在,何谈“自我管理”呢?何谈人从机器般的待遇中被解放出来获得自由和尊严呢?

任何管理理念都一样,在引进之初,我们也许更加应该考虑其背后的意识是什么?先从意识上去认识和改变,管理理念、方法、模式、工具才有可能被真正的应用。

也许我们该反思的是,国内企业在这几十年中,没有引领世界的创新的产品,没有真正的品牌,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意识没有改变。虽然引进了无数的管理理念,乃至最新的管理理念,意识如果没有跟上,就如“自我管理”,如果我们还停留在等级、权威意识中,又怎么能真的落实产生于自由意识下的“自我管理”呢?

自由意识意味着一个人的独立和成熟。一个成熟的人根本无法忍受别人的管教、压制、包办、对自己的事情的指手画脚。他在任何关系里都是独立的。他的灵魂、精神走出家庭、群体及任何人群,而独自一人面对生活和自己的人生。他也必然是善良和正义的。因为不愿意忍受管教的人也绝不会去管教别人,同时他会指责管教,指责对人的压制。

有自由意识的人是高贵的。他一颗灵魂就相当于还在群体意识里的一群人的灵魂的价值。他的灵魂要进入更广大的天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