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流程助力卓越运营/金国华

【识干家直播间】总编替你问专家

时间:5月13日周二下午16:00

专家:金国华

​ 端到端咨询联合创始人 & AMT华南合伙人

​ 中国流程管理实战派专家 & 流程专家讲师

​ 20+年管理变革经验,服务300+企业

​ 流程+研习社 (ID:BPM321GO)创始人

​ 香港大学管理心理学 研究生 & 华南理工大学 MBA 校外导师

​ 西安交通大学MEM工程管理硕士班 讲师 & 清华长三院讲

出版图书:《跟我们做流程管理》《人人都要懂流程》《公司大了,怎么管》《营销·研发·供应链:业务架构与流程管理》

主持人:张本心,识干家(博瑞森图书)创始人&总编辑,22年管理图书策划出版经验。

访谈主题:流程助力卓越运营

说明:直播文字版根据直播内容制作,详情扫码看直播回放

观看建议:

一、流程驱动卓越运营的核心逻辑

(一)流程管理的本质与误区

流程体系并非管理的终点,而是实现企业战略落地与卓越运营的工具。当前企业易陷入 “为流程而流程” 的误区,仅从专业角度设计流程,导致文档堆砌却无法满足业务需求。真正的流程管理需以价值链为基础,构建支撑战略的管理体系,实现从流程设计到执行、检视、优化的闭环。

(二)运营体系的三层定义

1.运营:即 “跑流程”,指企业围绕客户价值交付的核心流程运转,如 IPD(产品从创意到上市)、LTC(从线索到交付)、ITR(从服务请求到关闭)等端到端流程。

2.运营管理:在 “跑流程” 基础上,确保流程高效运行,聚焦流程绩效提升,如缩短研发周期、提高准时上市率。

3.运营管理体系:实现流程持续高效运行的系统,要求无论人员如何变动,流程执行质量均能保持在 80 分位以上,体现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的管理理念。

(三)流程架构的前中后台划分

1.前台流程:直接面向客户的价值交付流程,具有端到端特性。包括 IPD(产品开发)、LTC(客户订单履行)、ITR(客户服务)、MTL(市场到线索)等,以客户需求为起点,以价值交付为终点。

2.中台流程:支撑前台流程的 “赋能流程”,为前台提供资源和能力支持。如采购、供应链、战略规划等,以间接服务客户为目标,注重内部效率提升。以餐厅为例,厨师买菜、炒菜属于中台流程,虽不直接接触客户,但保障菜品供应。

3.后台流程:支持前中台的保障性流程,包括行政、财务、人力资源、法务等。其作用是为企业运营提供基础支持,确保前中台流程的稳定运行。

(四)运营体系的 PDCA 循环

1.构建(Plan):基于价值链设计前中后台流程网络,明确流程接口与标准,以客户为中心拉通流程。

2.执行(Do):推动流程落地运行,确保各部门按流程执行,实现业务流转。

3.检视(Check):通过流程审计、绩效评价等手段,检查流程遵从性、有效性及设计合理性,如评估研发流程的准时上市率是否达标。

4.优化(Act):根据检视结果,对流程进行迭代优化,解决执行中的问题,提升流程绩效,形成 “战略—运营—改进”的闭环。

二、流程审计:卓越运营的关键检视环节

(一)流程审计的必要性与现状误区

1.传统 ISO 审计的局限性:多数企业的 ISO 审计以应付外部检查为目的,仅进行符合性审计,缺乏对流程绩效的深度评估。例如,3 天内审计 40-50 个流程,导致审计报告缺乏洞见,业务部门认可度低。

2.增效导向流程审计的核心:以价值为导向,聚焦关键流程,通过数据和案例评估流程绩效。如针对研发流程,先评估研发周期和准时上市率等结果指标,再分析流程设计或执行问题。

(二)流程审计的实施方法

1.聚焦关键流程:每年选择少量核心流程(如 3-5 个)进行审计,避免全面撒网。例如,制造企业可优先审计供应链或研发流程。

2.项目制运作:组建跨部门审计团队,包括流程专家、业务骨干和 IT 人员,以项目形式开展审计工作,确保资源集中。

3.绩效导向评估:

◦​ 指标对标:明确流程关键绩效指标(如供应链的库存周转率、订单交付周期),对比行业标杆或企业目标。

◦​ 数据驱动:收集流程执行数据,分析绩效偏差原因,判断是流程设计问题、执行不到位还是资源不足。

◦​ 根因分析:通过访谈、现场观察等方式,深入挖掘流程低效的根本原因,如部门间协作壁垒、审批环节冗余等。

4.闭环管理:根据审计结果,提出优化建议并推动落地,将审计成果纳入流程优化项目,实现 “审计 — 改进 — 再审计” 的持续提升。

(三)流程审计与 ISO 审计的本质区别

维度

ISO 审计

增效导向流程审计

目标

满足外部合规要求

提升流程绩效与企业经营效益

范围

全面覆盖但缺乏重点

聚焦关键流程

方法

标准化检查,注重符合性

数据驱动,深度根因分析

团队

内审员主导,缺乏业务参与

跨部门团队,业务专家主导

成果

合规报告,整改流于形式

绩效提升方案,推动实际改进

三、流程治理机制:流程管理体系的六大要素

(一)流程战略与年度计划

流程管理需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与企业整体战略对齐。例如,企业战略聚焦数字化转型,流程战略应围绕数字化流程优化与自动化展开。年度计划需明确流程建设优先级,如 2025 年重点优化供应链端到端流程。

(二)流程管理流程

1.变革管理流程:包括需求识别、规划制定、项目定义等环节。例如,业务部门提出流程优化需求后,通过变革管理流程评估优先级,制定项目任务书。

2.生命周期管理流程:涵盖流程发布、培训、应用、争议解决、迭代和废止。如新建流程需经过培训推广,定期收集用户反馈,根据反馈进行迭代优化。

(三)流程管理组织

1.流程所有者(PO):负责跨部门流程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分为一级 PO(企业级流程,如 LTC)、二级 PO(领域级流程,如采购流程)、三级 PO(子流程,如供应商选择流程)。PO 需具备跨部门影响力,推动流程落地。

2.流程协调员(PC):作为 PO 的执行团队,协助 PO 进行流程日常管理,如收集流程数据、组织跨部门会议。PC 团队需具备业务和流程双维度能力,确保流程执行顺畅。

3.流程 IT 团队:负责流程数字化建设,如流程管理平台开发、RPA 机器人应用,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流程效率。

4.变革办公室:统筹企业级变革项目,协调多项目协同,避免变革冲突。例如,同步推进数字化转型与组织架构调整时,变革办公室需确保项目节奏一致。

5.变革委员会:负责重大变革决策,如流程架构调整、变革资源投入等,通常由企业高层组成,确保变革方向与战略一致。

6.业务域三级团队:大型企业中,各业务域(如研发、营销)需设立常设流程办公室,负责本领域流程的持续优化,由流程代表、IT 代表、业务专家组成。

(四)流程评价体系

1.流程审计:如前所述,通过绩效评估和根因分析,检查流程运行效果。

2.流程绩效管理:建立流程 KPI 体系,定期评估流程绩效,如订单交付周期达标率、客户投诉处理及时率等,将绩效与部门考核挂钩。

3.流程成熟度评估:采用成熟度模型(如 OPM3),评估企业流程管理水平,识别改进方向,如从初始级(流程混乱)向优化级(持续改进)提升。

(五)流程 IT 支撑

1.流程管理平台:集中管理流程文档、版本、权限,实现流程可视化与在线审批,如使用 ARIS 平台进行流程建模。

2.流程挖掘工具:通过数据分析挖掘流程瓶颈,如 Celonis 平台分析订单处理流程中的延迟环节。

3.RPA 与 AI 应用:自动化重复流程(如发票审核),结合 AI 实现智能决策(如客户信用评估),提升流程效率。

(六)流程文化塑造

1.以客户为中心:通过培训、宣传,强化员工的客户导向意识,避免部门墙导致的流程割裂。

2.端到端思维:打破职能壁垒,培养员工从客户需求到交付的全流程视角,如组织跨部门流程模拟演练。

3.持续改进文化:建立 “PDCA” 循环机制,鼓励员工提出流程优化建议,对优秀建议给予奖励,形成全员参与的改进氛围。

五、流程管理人员职业发展与能力提升

(一)职业发展路径:流程岗位不是终极岗位

1.流程 + IT 方向:从流程专员转型为 CIO,负责企业数字化与流程自动化建设,需掌握流程设计与 IT 技术融合能力。

2.管理晋升方向:通过流程管理积累跨部门协作经验,晋升至企管部、战略运营中心负责人,需具备战略思维与变革管理能力。

3.业务转型方向:回归业务部门,如从流程专家转型为营销管理部部长,结合流程视角推动业务创新,需熟悉业务逻辑与流程协同。

4.咨询顾问方向:从甲方转乙方,成为流程管理咨询师,需具备丰富的项目经验与方法论输出能力。

(二)能力提升关键

1.项目实战:参与 IPD、LTC 等大型变革项目,在实践中积累流程设计、跨部门协调、数据驱动优化等能力。

2.平台与导师:选择重视流程变革的企业,借助咨询公司或内部专家导师的指导,避免闭门造车。

3.持续学习:跟踪行业趋势(如 AI + 流程),参加专业培训(如本次深圳公开课),更新知识体系,避免陷入 “文件管理” 的低水平循环。

六、结论:流程管理的战略价值

流程管理是企业从 “人治” 向 “法治” 转型的核心抓手,其本质是通过体系化设计与持续优化,实现战略落地与运营效率提升。卓越运营体系的构建需贯穿 “建流程、跑流程、检流程、优流程” 的闭环,而流程审计与治理机制则是确保闭环有效运转的关键环节。对于企业而言,需打破 “重建设轻运营” 的误区,将流程管理纳入战略规划,通过资源投入与组织保障,实现从流程到效益的转化;对于个人而言,流程管理岗位是职业发展的 “跳板”,需以实战为导向,积累体系化能力,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成为企业亟需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四、5 月深圳公开课:流程管理的实战进阶

(一)课程体系与核心内容

1.《流程驱动卓越运营体系构建》(胡云峰老师,5 月 23 日):讲解运营体系的战略承接、前中后台流程设计、PDCA 循环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如何避免流程管理误区。

2.《流程审计实战方法》(陈丽云老师,5 月 24 日):聚焦增效导向审计方法,包括关键流程选择、数据收集、根因分析与优化方案制定,结合制造业案例演示审计全流程。

3.《流程治理机制设计与实施》(金老师,5 月 25 日):解析流程管理六大要素,重点讲解流程组织架构设计、IT 工具应用与文化塑造,提供可落地的治理框架。

(二)适用对象与企业类型

1.适用岗位:战略运营中心、企管部、总裁办等部门人员;质量、内控、审计团队;流程、IT、变革管理相关岗位,从部门负责人到业务骨干均适用。

2.企业类型:

◦​ 规模维度:营收超 10 亿的企业,组织复杂度高,需通过流程体系提升协同效率;管理成为发展瓶颈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均需通过流程优化突破瓶颈。

◦​ 行业维度:制造业、电商、科技等流程密集型行业优先,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强烈者亦可参与。

(三)课程价值与实战收益

1.体系化认知:建立从战略到流程、从设计到审计的全链条认知,避免单点优化的局限性。

2.工具落地:掌握流程审计、绩效评估、组织设计等实战工具,可直接应用于企业流程优化项目。

3.案例借鉴:学习华为、美的等企业的流程管理经验,如华为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的体系构建逻辑,美的供应链流程优化案例。

4.职业进阶:为流程管理人员提供从执行到战略的晋升视角,助力向 CIO、企管中心负责人等岗位发展。

欢迎扫码购

【识干家直播间】扎根工作现场 总有好方法

每晚7:30,周末早中晚,总编替你问专家

你的问题,就是我们的直播主题

让管理书背后的专家走出来为你讲解

你可能不需要最新的管理理论,但你需要见过100遍类似情况的实战专家

1.5小时的陪伴,让成长在潜移默化中发生

告诉【识干家】你关心的管理话题、工作难题……

总编张本心13611149991(微信同号,填写“识干家”验证通过)

直播预告列表

一键预约全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