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店也许是中国中小企业普遍的最初呈现模式,家具终端门店也不例外,这种模式本身无所谓对,也无所谓错。甚至年营业额上亿的企业,现在还是一个夫妻店。夫妻店在发展之初有很多好处,如团结、凝聚力强、团队稳定等。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依靠经济高速增长的红利期即将结束,在家具终端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过程中,夫妻店模式的弊端越来越凸显。“男主外,女主内”的门店分工不能实现门店的精细化管理,导致门店管理难以脱离夫妻店管理模式的魔咒。由于门店业绩的下滑引发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夫妻之间产生了严重的隔阂,有的干脆离婚,分家产了事。
这种问题的出现,很多人认为是终端门店夫妻店模式本身出了问题。在我看来,并不是这样。那么,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夫男管决策、妻女管执行。但是妻女不认为夫男的决策是对的,夫男不认为妻女的建议和意见有参考价值,因为长期以来的习惯是“男主外,女主内,大事男的说了算,小事女的说了算”。
在当前卖场饱和、惨烈竞争的市场条件下,门店的精细化管理成为竞争的核心。但是夫男对门店的具体运营细节并不了解,而妻女虽然了解门店的方方面面,但是决策权却在夫男手里。门店日常的运营,夫妻就在“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我说的是对的,你说的是错的”的不断争论中度过。争论的结果是,彼此谁也不跟谁沟通。夫妻两人都指挥门店员工干活,员工就会无所适从,取得好业绩难上加难。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办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