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授予个量常见的四因素

在总量分配结束之后,就要考虑个量分配。一般而言,个量分配相较于总量分配要简单,主要考虑如下因素(详见第五章)。

①岗位价值。

②个人价值。

历史贡献:对历史贡献的衡量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比如历年考核分数、过去几年中受表彰的次数和所获表彰的等级、司龄等。

岗位重要性:岗位重要性是指岗位价值。岗位价值需要评估,这在定人环节已经详述。在确定岗位重要性时,如果公司规模比较小,领导对核心骨干员工比较了解,那也有简单的方法。比如依据职位层级把激励对象分为核心层、中间层和骨干层,然后可以认定核心层为5分、中间层为3分、骨干层为1分。

可替代性:即该激励对象被替代的难易程度,这与职位层级有关,但也不是职位层级越高就越难被替代,有些层级并不高的职位的可替代性也很低。我们也可以把不可替代认定为5分,把难以替代认定为3分,把较难替代认定为1分,把可替代认定为0分。

发展潜力:这个指标考虑的是未来的发展,股权激励既关注历史贡献,更关注未来的价值创造。我们可以把高潜力认定为5分,把中潜力认定为3分,把一般潜力认定为1分,把基本没有潜力认定为0分。

③业绩价值。

激励额度的动态调整主要包括三种情形,如图6-1所示。

图6-1 激励额度动态调整的三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