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忧,最先苦在了“生活”上。如果是抱着“生下来,活下去”的感慨,那真的是太苦了。
生活中最多的就是不确定性。没有任何的确定比不确定更多。生活之忧,多半是对自己的不确定与害怕。害怕没有工作,害怕遇到困难,害怕与家人、朋友吵架,害怕出门被狗咬......“忧”的第一感觉是痛苦。人们只要有忧,就没有办法真正的安定下来生活。
如何使用生活之忧来写文案?还得看那三招情绪型文案写作法:
“忧”型情绪写作法:
招数一:找到带有“忧”字,或与“忧”相关的文字,遣词造句。
招数二:文案加入疑问、疑惑等相关的文字,语音语调呈现不确定之感。
招数三:运用情绪共情法,体现忧虑之感。
什么样的品牌在撰写文案时能用到“生活之忧”呢?恐怕第一个联想到的就是与切身生活相关的产品或者是项目吧。
比如保险行业,买保险的本质是保障,保障那些不确定性,那些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忧患。
比如地产公司,在卖房的时候卖得不仅仅是地段学区房,还可能是千金一得的风水宝地,卖出了一种千金难得的焦虑感。
比如化妆品,防晒霜告诉你不涂防晒的后果很严重,会老会丑;眼霜告诉你不涂眼霜会有鱼尾纹,会老十岁......
生活中的忧虑和焦虑就是在自己身上及身边的琐事中一点一点的积累起来的。想得越多,忧虑越多。文案人把人们的小焦虑写出来并放大多少有点不太厚道,不过商业场上的营销把戏,说出来了,你认真了,你就买单了。
买保险就是买平安。—— 平安保险
平安保险的品牌名特别棒,一语贯通了保险的意义,保平安。买保险不是为了收益,而是为了抵御未知的风险。人生只活一次,没有任何的祝福比得上“平平安安”!“买平安”三个字一语双关,不光是代表“平平安安”的愿望,也代表保险公司平安这个品牌。
这里的八个字把平安保险的价值感和理念都喊出来了,是一句非常简洁有力的广告语。保险二字就是字面意思,保障危险。这句广告语运用了肯定的句式,一语双关的写作手法,呈现得是与消费者在保险这个领域达成共情的结果。这句文案不仅提出疑问,也给出答案。
生活之忧也可以没那么大惊小怪,也可以“仅字面意思”的心照不宣。
不过,许多忧虑还是要说得猛烈些才能让人感受到情绪的变化。
金立手机:30岁不可怕,日复一日的30岁才可怕。
“不可怕”三个字就把可怕的劲儿给带动起来了。本来大家还没觉得30岁会如何,一旦提到“不可怕”,那么很显然,人的大脑是会联想的,这个“不可怕”在哪里?“才可怕”又是为什么?金立手机的这段文案本身与手机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但是这段文案来自金立手机M7进阶之选#战胜30岁焦虑#系列广告。至于为什么要传达30岁的焦虑?因为金立手机希望塑造“安全感”的情绪价值。
产品的使用价值是最基础,手机品牌那么多,都能打电话发短信上网,那区别在哪?仅仅是“使用价值”那么能找到的替代品太多了。于是乎,品牌方开始创新,外观的创新比如三星做折叠屏;电池优势创新比如“充电五分钟,通话2小时”的OPPO......这类外观和产品特性的创新我们称之为“物理创新”。还有一种像苹果手机这种代表一种价值观和缔造趋势的品牌,我们称之为“精神引领”。不过随着乔布斯去世,华为手机的快速发展,让苹果手机却来却脱离精神引领的地位。
当产品优势在哪里,品牌广告试图攻心消费者的点就在哪里。金立曾经试图通过安全感来吸引30岁以上的成年人,可事实来看并不算成功,随着创新力不足等等原因,金立成为了过去的辉煌。
可见30岁要不要焦虑不重要,但这种焦虑一定是跟手机无关的。战略上正确与否不是我们探讨的核心,毕竟没有生根企业和品牌,很难一时之间有非常全面且深度的探讨。回到情绪型文案本身。金立手机曾经都试图希望通过制造“焦虑”来推广其手机的安全感特性,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就像OPPO的广告语“充电五分钟,通话2小时”为得是解决手机没有电后的窘境,其实是以另外一个侧面让消费者感受到手机没电很不方便的忧虑。OPPO非常成功得掌握了消费者的痛点,并通过技术创新让OPPO成为了一个有特性有壁垒又有传播性的品牌,一度快速抢占了其他手机市场的份额。
红星·美凯龙30周年宣传片文案:更好的日常
我猜你知道设计是什么
可生活是什么你并不一定知道
生活是随便下点雨就一定会拥挤的高架路吗
还是应付完工作关上电脑发呆的那一瞬间
是记忆里一个好多年都忘不掉的名字
还是深夜街头半碗扬着热气的面
我们都曾以为理想的生活应该在别处
但你总有一天会明白
生活是否美好
只取决于拥有怎样的日常
而日常
就是所有家居设计的起点
事实上 家居设计师不过是一群
奇怪的 、挑剔的 、敏感又多情的 、面对生活的人
为什么客厅一定要有吊灯
为什么沙发要占那么大地方
为什么马桶不能五颜六色
为什么总觉得东西没处放
为什么书架非得是木头的
为什么床始终睡得不够爽
人们都以为是他们在设计自己的生活
其实我们都注定活在别人的设计里
让日常生活变好的
并不是那些可能一生只有一次的惊喜
而是弧度刚好不会撞到的桌角
随意关上抽屉时的优雅手感
会自动调节光线的灯
和温暖又容易打扫的地毯
有时告别平庸的设计
就会开启未来生活的全新可能
再见 ,不耐看的椅子
再见 ,会响的床
再见 ,堆满东西的茶几
再见 ,无聊的白墙
再见 ,坐久了会累的沙发
再见 ,一碰就倒的床头灯
再见 ,永远擦不干净的水龙头
再见 ,不够好的日常
好的设计 也许改变不了所有
却足以重塑日常
而更好的日常
也许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生活之忧中,关于生活空间的忧虑之事也常有发生。“红星·美凯龙30周年宣传片文案:更好的日常”之中,通过文案记录了生活中会出现的让人“烦躁”的点滴,那些“会响的床”、“一碰就倒的床头灯”、“坐久了会累的沙发”......不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样子吗?如果再加上平日里繁忙疲惫的工作,心情糟糕透顶的情绪下回到家里看到“堆满东西的茶几”、“不耐看的椅子”......心情恐怕会更“崩溃”吧!文案通过设计师对家居生活的设计和改变,让平凡人也会有更舒适更好的日常,“弧度刚好不会撞到的桌角”、“温暖又容易打扫的地毯”......生活中那些不舒服的日常在文案中被文案人放大了,但正是这些,让我们能从中发现生活中的忧心之处,联想到这些不太舒服的日子,才对更为美好的日常有了更多的期盼。
所谓生活之忧,就是我们那些琐事的日常。比如好不容易找到一支笔发现没有墨水;想喝一杯奶茶却不小心掉在地上.......看似有点“衰”的日常,时常调侃“水逆”的日常,都是生活之忧的形象化表达。
情绪型文案中的第三招关于情绪的共鸣,如何共鸣?通过一件大家都经历过的事儿形成共鸣,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在这里我又不得不提到电影的力量。为什么卖座得电影都能很容易让人产生情绪价值,会跟着哭跟着笑?电影编剧使用的共情法正是我们文案人需要的。
《你好,李焕英》掐中的是亲情,母女之情;《热辣滚烫》戳中的是习惯了讨好的自己变成觉醒的小狮子发光发亮;《芭比》从主题开始就是一个超级大IP,但是之所以能收获全球14亿美金票房完全因为它的剧本够血淋淋,女性是时候从他人价值观中觉醒并做自己了。
品牌文案,特别是产品文案,要学习“直给”的文化。就是直抒胸臆得表达,不要隐喻。太文艺太优美,就意味着传播成本高,理解的人少。我们常人说一句话,自己觉得表达得够直接了,但一样有人听不懂。“直给”的艺术也是让情绪型文案能够让品牌与消费者快速达成沟通的方法。
红星美凯龙30周年宣传片的文案看似在讲设计的重要性,里面有特别大的篇幅在讲生活的琐事。那些接地气的点无一不是“直给”。生活的高低从来不是靠着文艺和听不懂取胜的。文艺不该成为文案人高高在上的优越感。真正的了不起是孔夫子,因材施教,才是神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