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咨询师必须秉承道义和良心

咨询行业本来就是商业化的产物,某个领域的行家里手应邀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智力开发服务,获取相应的报酬,无可厚非。但是,咨询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有的人以谋利为主要目的,有的人以提高服务单位的营运效率或管理水平为主要目的,有的人二者兼而有之。咨询师与医生极为类似,没有职业道德或缺乏起码的职业操守,往往会给这个行业抹黑。

由于缺乏行业规范和客观标准,咨询项目成果的判定变得复杂。咨询业不少人以老板满意为标准——因为老板掌控费用支付大权。咨询到底是以老板满意为标准,还是以给企业带来改变提高为标准,历来是业界争论不休的话题。顺老板意,不一定对企业发展有利;不顺老板意,项目收不到款不说,有时甚至进行不下去。咨询师总是处在两难境地。

别人怎么做,自己无法左右,自己如何做,应该自己把握。我的原则就是以企业长远发展为主要目的,老板的要求应该重视,企业的问题应该解决,但是对于老板解决问题的意见则不能完全苟同。道理很简单,因为老板没有掌握先进的管理理论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才会想到找咨询公司提供解决方案。如果一切听命于老板,那还要咨询师干什么?如果老板有好的方法,怎么会让企业问题成堆?企业一定是有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才找专家,如果专家不能把脉、不能开处方、不能把病治好,一切由病人自作主张,病人说什么是什么,还要医生干什么?企业老板首先要摆正心态,咨询师有责任告诉企业老板必须配合项目,而不能对“医生”发号施令。

业界把咨询比作医患关系,也有人把咨询比作与企业掌门人共舞、与企业员工共舞,但教舞的人是咨询师,而不是企业掌门人,更不是企业员工。对项目起主导作用的是咨询师,而不是别人。咨询师必须以对企业长远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来规划项目安排,获得企业负责人主持会议决定后,不要轻易更改。任何改变都必须集体协商决定,任何个人,包括老板、咨询师在内都不能随意改变或破坏。

咨询师在承接企业委托时,必须清楚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和实际状况,更重要的是了解企业负责人管理改善的决心和意志,如果企业负责人没有坚定的信心和应对改变的勇气,咨询师就不能轻易承接委托。我就曾经拒绝过南方某企业负责人以整人为目的的咨询项目。不能改变就放弃,绝不迎合企业负责人应该是有良心的咨询师选择咨询企业的原则。

咨询师必须以企业正当而又长远的利益为最高判断准则,符合则坚持,不符合则拒绝。咨询师如果没有道义和良心,就与骗子无异了。

由于秉承道义和良心,咨询师会做令老板不开心的事,会说令老板不开心的话,也会给不把企业利益放在首位的企业人员难堪。这可能在短时间内让咨询师个人利益受损,但“日久见人心”,只要企业老板明白、企业员工醒悟,最终受益的一定是企业、企业老板和企业员工。他们反过来就会成为咨询师品牌的强有力的宣传者,咨询师的专业和操守也会得到业界的认可。

没有任何企业的改革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任何企业的管理是轻松愉快的,特别是积习难改的企业,没有痛彻心扉的洗礼,没有伤筋动骨的刺激,没有心灵的碰撞激荡,没有脱胎换骨的改变,咨询不会有太大的作用。

为了企业长久的发展,为了企业大多数人的利益,得罪少数人,是咨询师的必然选择。不是咨询师与少数人为敌,而是少数人自觉不自觉地站在了企业长远利益的对立面。

让少数人难过,是咨询项目成功的代价;让少数人不开心,是为了多数人更开心。对于咨询师而言,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痛苦选择。

激励我在咨询行业坚持的就是这句话:十年后,凡是自己服务过的企业能够说:“我们企业的改变就是某年某月因某某老师而改变。”这是我始终不渝的梦想,也是我服务企业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