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一定要领先者(微信、钉钉、云之家等)来PUSH,还是照搬国外模式,还是各自为阵?
最近阿里钉钉和微信企业号很火,思维走向了好像集成只有领先者才能玩的事,只有流量和用户帝、资源帝才能搞集成的定势。按照企业号的标准是,集成必须打通用户系统或者同步用户系统,我也看过有应用市场的SaaS服务,都有固定标准,例如如果要集成,必须要集成什么。但我觉得集成的标准是基于企业用户场景的,To B和To C毕竟不同。C是人,有共性。但是企业就不一样了,流程不一样,规则不一样,制度不一样,场景也不一样,要以企业为本,不一定有硬性标准,不一定非要打通用户。
例如我们做客户服务想让企业利用好客户信息来做EDM营销,那我们和SENDCLOUD(邮件发送SaaS服务厂商)集成就是数据互通性的集成,在应用内拉取SENDCLOUD的发送邮件接口,获取应用内用户列表,然后批量发送,返回发送结果分析。满足了客户想要的需求,但没有遵循硬性标准。
有什么简单的方法,不用统一标准,实现集成呢?
难度颇大。假设一下公司都用了三个SaaS公司的产品,公司里面还有4套业务系统,这些分散的业务数据如何融合?不仅仅是技术问题的考虑,更多是利益的考虑。
那么,SaaS集成是否一定要有一个标准化的集成方案?一定要遵循这个方案?一定要集成用户?一定要集成消息系统?或者一定要某个平台作为总的诸如应用市场、应用平台等?实际上,应该没有标准——客户需要什么,那什么就是标准。从广义上讲,集成标准应该是非常复杂的体系。同时,集成不是SaaS厂商完成的,厂商完成的是开放,第三方来集成。
无论是集成现在的各类异质管理软件,还是集成未来各厂商的SaaS应用,需求上看是个金矿,真正去干就是个大坑,最后爬上来才知是个粪坑。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自己去开发新的客户,获取用户体验信息,至少需要投入10个人干一年,所得的数据才勉强能用,这不是我们的核心价值。
为什么要自己做?在有利润的条件下,整合是思路。对于各类应用,我们作为增值服务让客户选购,但整合在一个系统里面。甚至还碰到客户要求我们整合他们的客服系统,这就是“整合”的价值体现。
分析公司产品的定位、价值,围绕满足客户核心需求的几个周边需求去整合。同时,要将战略、预算、项目、组织、流程、检查、报告、KPI考核、IT工具、激励、人才配置,一盘棋通盘考虑,体系化规划、层层分解、环环相扣。必须集成,否则都是信息孤岛,不能形成整合力。
当然,这只是SaaS的整合集成,是小范围的讨论。对于其他很多领域来说,恐怕并不适用。全世界的大公司,没有一千万美元的预算,免谈跨系统集成,集成可能对客户并无了不起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