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有"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等。对应用软件的选择,就是"另起炉灶",即选择独立的应用软件。集成接口的开发时机,就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即先解决多维组合成本软件的本身功能问题,再开发集成接口。原因如下:
(1)有利于项目控制。多维组合成本是需求方案与系统落地一体化项目,需求方案工作量大,系统落地工作量大,其顺序应是:落地、正确落地、全自动正确落地。即分摊模型优先于接口开发,准确性优先于自动性。否则"自动"将是把人变成奴隶而不是主人的自动,是让人感觉害怕而不是方便的自动。
(2)有利于过程透明。成本计算的数据来源和计算因子众多,业务规则和逻辑算法复杂,系统设置和选项开关丰富,而具体操作仅仅是点击鼠标。如果数据来源由接口程序暗箱操作,导致用户对计算结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利于成本管理工作。主要采取"录"和"导"的方式,有利于用户熟悉成本计算过程。
(3)有利于统筹规划。目前的信息化系统功能可能有待进一步完善,直接取数造成成本系统与现有系统捆绑太紧,现有系统的调整可能迫使接口程序做相应的调整。另外,有可能现在不能直接取数的,以后可以直接取数。因此还不如等到以后信息化系统功能完善后再统一取数。
(4)有利于正本清源。目前信息化系统的数据准确性可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直接取数有可能导致一错俱错,造成明知数据源数据错误也无法人工干涉纠正。采取"录"和"导"的方式,有利于成本计算的源头数据准确性建立在人为可控的基础上。
(5)有利于分清责任。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包括三方面:业务数据准确;数据抽取准确;成本计算准确。一开始就通过集成接口直接取数,如果计算结果不合理,容易在不同环节之间互相推诿,不利于查明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
(6)工作量增加不大。成本计算不是实时计算而是月度计算,数据不需要实时抽取,主要采取"导"的方式,不会显著增加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待信息化系统和成本系统均运行稳定后,再开发两者之间的数据接口,以便直接取数,取代"录"或"导"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