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假设,比如,这里有纵使是意思,是加强语气词。
介:通行本做“介然”,有人将其解释为微小,不确切。《广雅》:介,独也。又有注者曰,介,谓自得无闷也。《荀子·修身》: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此处介然,心意专一而无旁骛的样子。《周易·豫卦》之六二:介于石,不终日之介,就是指耿介如石,与此处的介然意思相同。
施:通邪、斜,大道之外的小路、歧路。这个异体字,已妨碍今人阅读,故在不损害文意的前提下,改施为邪。
夷:平坦,《说文》云:行平易也。
径:帛书本做解,与邪、径通,指邪行小路,邪不正也。从通行本做径。
朝:朝廷,引申为政事。
除:清除、免除,引申为废弛,无人打理,或不干正事。
芜:不治曰芜,多草曰秽。《说文》:芜,秽也。
服:穿戴,穿衣反映心态,反映生活作风。
文采:文,花纹;彩,彩色。古代皆为耗费稀缺材料及人工的手工制品。《汉书·食货志》:衣必文采,食必粱肉。奢侈浮夸、轻佻务虚之表征。
资财:指钱谷布帛等财物。《孟子·滕文公》: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者也。
竽:帛书本做杅,通行本做夸。杅是一种盛汤的器皿,即一种葫芦制品,即一瓢饮里的瓢。杅、竽、夸都是指类似器物,可做容器,也可做乐器。《韩非·解老》解释较为准确:竽也者,五声之长者也。故竽先,则钟瑟皆随;竽唱,则诸乐皆和。竽即魁首。王弼注:凡物,不以其道得之,则皆邪也,邪则盗也。指虚有其表,夸大其声,实则空空如也、败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