诤友才是真朋友

“有善不及,曰:不及,则学焉。”有人来问,如果觉得自己不及别人、比不上别人,该怎么办?很简单嘛!不及别人,就要去学。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但是我们平常往往做不到。不仅做不到,往往还会嫉贤妒能。有人说,帅哥这个人非常耿直,说话很直率,但说不定有人背后就会说人家的坏话,哼,他直什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我们说刘老师这个人,平日里温文尔雅,也不作非分之想,是很朴实的人,但说不定背后也有人就议论,他呀,投资这个公司、那个项目,整天还不是搞得焦头烂额的?俗话讲:“哪个人前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对不对?

现在喜欢国学的人都喜欢看“百家讲坛”这类节目,我却一直都提不起兴趣。有时偶尔看一下,觉得还可以,但是真正要我去期期看,还是觉得不怎么样。现在来反思自己,觉得还是有问题的。我们平时议论易中天、于丹这些人,觉得他们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反过来一想,人家能够吸引那么多的人,能够带动学习国学的热潮,受到那么多人追捧,肯定也有他们自己的道理。你不能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光说人家讲的只是皮毛、大路货,缺乏道气。也许在其他场合,当人家讲到深入的东西时,也未必就像公开讲的那样。只不过呢,在电视这种大众媒体上面,有些东西不可能讲得太深入,因为你面对的是大众。如果真的要讲得很深入,看的人也许就少了,这个节目很快就会被其他节目替代。其实,不管是人家的讲课水平、语言组织能力、叙述的生动性,就我自己来说,是远远比不了的。但是呢,我们往往就是看不到别人的优点,认为人家是稿子熟,就把短处掩盖起来了。

所以有些道理,比如不懂就问、不及则学,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了,但是现在回心转意一想,觉得实际做起来,还是差的很远;与古代圣贤的要求,就差得更是远了。

“问曰:有不善?曰:不善,则告之不善,且劝曰:庶几有改乎!斯为君子。”如果遇到别人不对的地方,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如果你是一个真诚的人,也希望别人早点好起来,就要告诉别人哪个地方做得不对。看到别人做得不好、有缺陷,就应该告诉别人。告诉了之后,你还要对他说,只要你改正了这个缺点,就很快会成为君子。

当然,这个事放在现在,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很难。遇到真正交往很深的朋友,有些问题是可以直截了当地提出来,但是就算是很好的朋友,在某些问题上,也还是无法说出口,还是要讲究方法和策略,也要考虑到自己和他人的身份。两个人单独交流的时候还比较好办,但是当三个人、四个人,或者更多人在场,就要把握一下分寸了,要给人留足面子,找到方便善巧的言辞,这样别人才容易接受,才是真正对别人好。你不能一味粗耿、一味直截了当,要知道,直心并不等于是粗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