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费用,是企业最大的费用支出。
从功能上看,营销费用有用于扩大销售的市场费用,有用于团队运作的销售管理费用;从结构上看,有与人员挂钩的固定费用,有与销量挂钩的变动费用;如果把损益表的二、三级科目列出来,销售费用的明细表详尽地展示了你的钱花哪去了。
有了明细表,知道钱花哪去了,至于有没有漏洞,是管理部门的事;有没有违规,是审计部门的事,而这个钱该不该花,才是老板要考虑的。
那么哪些钱该花,哪些不该花呢?
我们打开费用明细表一看,营销团队多少人、基本工资多少、奖金多少、差旅费多少,这是应该花的;再一看,租了多少办事处和仓库、租金多少、水电多少、日常办公费多少,这是应该花的。再一看,下面的就拿不准了,比如:广告费多少,是多了还是少了?经销商让利多少,是多了还是少了?终端推广、促销多少,是多了还是少了?
多了还是少了,标准是什么,如何去拿捏,就是我们今天探讨的重点。
从老板的角度,如何控制营销费用?我们还是回到动销的5个原点问题上来思考。
(1)扩大认知,该花多少钱
认知是动销5个原点问题中最基础的问题,没有认知,就谈不上需求。认知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积淀、一点就透的“历史认知”,另一种是必须花大力气去鼓吹、说服,别人还不一定相信,更不一定买账的“教育认知”。
如果消费者对你的产品有什么历史认知,你不太清楚,自己又无法通过亲友调研法去总结、提炼,那么你该请专业的公司去调研一下,这样的费用在20万元左右。
如果,你的产品历史认知很模糊,自己又想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从所谓的战略规划出发,去建立一个新的认知,你则需要在CCTV—1这样的强势媒体、新闻联播后面的黄金时段密集投放一段时间广告。这“一段时间”的长短,完全靠你的运气,如果你的品类定位准确、广告创意优秀、内容诉求到位,可能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差不多了,这样的费用在2亿元左右。如果你的定位不科学,创意很离谱,诉求又不聚焦,那就不知道烧钱烧到什么时候了。
(2)“勾引”需求,该花多少钱
如果通过调研发现你的产品具有广谱的历史认知,找出前三个比较有需求前景的认知,从中挑选一个,将需求的时机、消费的场景进行卡位,那么除了正常的广告费之外,就没有必要增加专门针对需求的传播了。
如果你的传播所依据的是一个全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教育认知”,则需求的对应诉求就要花费很大的力气了。
例如,云南白药牙膏基于云南白药“止血”的历史认知,很快就实现了“云南白药牙膏”可以满足“牙龈止血、消炎”的需求,这样就省钱多了。
(3)培育品类,该花多少钱
品类的发育度如何,其逻辑前提就是认知度、需求量。
皇氏乳业推出的常温酸奶是一种“不用放冰箱的酸奶”,大家对酸奶有认知,但是对“不用放冰箱的酸奶”没有认知;对酸奶冰冻后肠胃不舒服有认知,但是对吃了常温酸奶“肠胃舒服”没有认知,而酸奶的需求一直是很稳定的。因此,品类教育的核心工作就是把“不用放冰箱的酸奶,肠胃舒服”的概念树立起来,这样该花多少钱?
我们做的预算是这样的:
品类初认知期:前3个月,广告投入与销售收入持平,即收回多少钱就投入多少广告,把收回的货款全部砸出去。生产、其他支出怎么办?靠老产品支持!
品类成长期:接下来的6个月,广告、促销费用占销售收入的50%左右。
品类发育“催”熟期:接下来的3个月,广告、促销费用占销售收入的30%左右。
品类发育成熟期:广告、促销、推广费用维持在销售收入的10%左右。
如何判断自己的产品品类处在何种时期?看看你的认知度与需求量就可以了。
(4)品牌传播,该花多少钱
如果你单独去做品牌广告,哪怕花一分钱,我们都觉得是巨大的浪费。那样的广告,要么是装傻的国企做的,要么是装逼的跨国公司做的。
那么,品牌广告该如何做?
品牌广告,要与你旗下的大单品、最畅销的产品一起结合起来做!品牌传播的投入产出,最理想的比例是1:20,即投入1000万元,收回2亿元,费用比在5%左右。
(5)价格让利,该花多少钱
每个季节的经销商打款压货,需要一笔钱;每个节庆、节点,终端促销、推广也要花掉一笔钱,这个多少合适?
对于新产品的压货政策,可以达到十送一的程度,就是10%左右的营销费用;如果是老产品,畅销产品、大单品,政策放到3%已经是可以造成冲货、串货的地步了。
对于终端的促销,最好是动静结合,动态的品尝、试用,费用在5%;静态的促销,最好不要动价格,采用定量配置赠品的办法。例如,在中秋前7后3这10天里,拿出卖场进货的一半或1000件来做促销,每件配一个“保温瓶”,送完为止。
如何将5个问题,综合起来进行立体思考?我们来看案例。
【案例】
“黑营养”,南方黑芝麻老大战略的点睛之笔
南方黑芝麻集团是著名的上市公司,其“黑芝麻”战略高瞻远瞩、气势磅礴。前不久在CCTV—1黄金时段的“营养有黑白,我选黑营养”广告,堪称品类定位的一个经典案例,是民营企业中少有的大手笔。
“黑营养”是黑芝麻战略的核心概念,是黑芝麻“战略价值”的高度抽象化、概括化的一个载体。对于这个概念的传播,企业该花多少钱?我们做了以下的分析。
这个概念要产生营销上的动销驱动力,就是通俗所说的销售力,还要经过两大步:
第一步,关于“黑营养”的认知与需求教育,即黑营养是什么(认知),对我有什么好处,我为什么要吃它(需求)?
由于“黑营养”是一个全新的、企业以由内到外的思维“生造”出来的概念,无论西医、中医都没有这样的直接说法,消费者心智中也没有这样的“历史认知”,因此,企业只能通过大量、密集的广告去传播它,使它成为一个用钱砸出来的“教育认知”。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企业不愿干这样的事,普通小企业也干不来。
第二步,“黑营养”必须与“黑芝麻”关联起来,而不是让黑豆、黑木耳去分享认知资源,这样必须有一个“黑芝麻”的大单品来承担这样的历史使命。
南方黑芝麻糊具备这样的实力,但是它属于冲调食品,夏天是淡季,销售额基本没有增长,不是一个未来成长性高的大品类,所以这个任务要更具有方便性的黑芝麻乳来承担。
那么,黑芝麻乳的消费时机,就不仅仅是“饿了”的时候了,因为希望“黑营养”的价值应该与一个更为有独占性的认知、一个更为有高度的“类功能”相关联,这样才符合“黑芝麻”战略的宏大构思与真正的战略意图。
因此,如何坚持传播“黑营养”是一个课题,必须解决认知和需求这两大逻辑问题。
很多营销界的朋友,对南方黑芝麻集团花巨资在强势媒体的黄金时段做这样的传播,表示不理解。如果站在战略的角度,再结合投入产出分析,您是否不再那么纠结了呢?
总之,所谓营销费用的控制,就是钱要花得明白,而明白就是花出去后有销量。
通过5个动销原点问题的系统思考,你知道了什么钱该花,什么时候、花多少才有用。相信对如何控制营销费用,已经比以前有较大的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