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鲁克看来,今天并不一定是由过去所导致的,未来也不会是今天的重复。这一点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斯(Heraclitus,540-480 B.C.)就曾观察得很透彻,他在渡过某条河流后说:“事物都是流动的。”每一件事物都在不停变化、移动,没有任何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因此,“没有人能够踏进同样的河水里两次”(No man walks into the same river twice)。当我第二次涉水时,无论是我还是河流都已经与从前不同了。这话道尽了万物的不断变化和变迁的道理,说明只有变化才是永恒的,以过去的数据作为预测未来的不可靠。德鲁克认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是“变化的经济”的核心,因为这种思想潮流的基础是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力的改善是经常性的,而不是暂时性的,因为企业面临的革新压力也是经常性的。事实上,早在《未来的里程碑:关于新的后现代世界的报告》一书中,德鲁克(Drucker,1959)就指出:“事实上,时至今日,我们唯一理解的秩序,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向前进的、一直在改变的秩序。”715这与马克思和恩格斯(Marx and Engels,1848)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是一致的:“生产力一直都在不断革命,整个社会状况不断动荡,永远的不确定和躁动不安是资产阶级时代区别于任何一个早期时代的标志。与早期古老而威严的成见和主张有关的所有固定的、迅速确定下来的关系都一扫而空。一切的新形式在它们僵化之前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东西。”716
从某种意义上说,德鲁克的企业家精神就是伊斯雷尔·柯兹纳所说的一种发现程序(discovery procedure)717,这种发现程序把企业家的发现特征与竞争结合在一起。这就把竞争的过程明确表述为一个企业家的创新过程。米塞斯用人类行为这一术语,说明了每个人都是企业家。在柯兹纳看来,企业家精神是所有人类行为的一个方面,而并不仅仅是生意人或冒险商人的特殊技能。就我们与生俱来的有目的地行动的能力这一点而言,我们所有人都是企业家。企业家的天然使命在于发现利润机会,而每一个新机会的发现实际上就是对一个信息盲点(information gap)的弥补,是对市场协调过程中不同障碍的克服。于是,市场的协调得以在企业家对利润的寻求过程或寻租行为过程中实现。由于信息的不全面,世界的恒变特性,必然有一部分人的预期是错误的,而这失败的预期又构成了另一部分人的利润机会。发现这种“错误”,需要一种企业家式的敏锐。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对以前未被认识到的机会的敏感机警(alertness)。柯兹纳(Kirzner,1997)用市场过程的概念与更常规的经济学对竞争的解释进行了比较,将其联系起来了。718在德鲁克看来,这种程序就是“搜寻变化,回应变化,视变化为机会”的一个过程,只有在市场互动的竞争性过程中才能被显现和发现。正是在企业家追求利润的活动中,才能生成市场参与者协调其计划所必须的知识。
新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里希·哈耶克(Hayek,1968)对“市场过程论”进行了补充,他1968年3月29日在美国费城学会所做的演讲《作为一种发现过程的竞争》中指出:“我建议把竞争视作是发现某些事实的一种过程,因为不诉诸竞争这种过程,这些事实就不会为何人所知道,至少不会为人们所利用。”719德鲁克的企业家精神就是柯兹纳的“企业家敏感机警”(entrepreneurial alertness)概念,用于反映企业家发现市场机会存在与否或者是否具有价值的能力。一般来说,并不是某个人具备某种系统的知识,就可以具有企业家敏感机警能力,对市场机会的洞察能力主要取决于与市场贴近的程度、过去积累的经验和对学习机制的自我强化效应,甚至可能与某种与生俱有的个人禀赋有极为密切的直接的联系。这些资源的性质进一步说明企业家发现能力是一种难以模仿的异质性资源,是某些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根源。在德鲁克看来,一般人们会认为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更多地取决于一个企业家的天分、禀赋、灵感。
德鲁克认为,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是可以组织的有目的的任务和系统化的工作,也就是说,是可以训练出来的。德鲁克认为,为什么有的企业能不断推出新产品,随时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什么有的组织能创造合作的情境,化解内部复杂的竞争;经理人的创新与企业家的精神是其中的关键。这些资源的性质进一步说明企业家发现能力是一种难以模仿的异质性资源,是某些企业具有竞争优势的根源。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斯蒂文森等人(Stevenson and Jarillo,1990)对德鲁克的理论进行了补充,认为应当把企业家精神视为企业的创业过程,将其定义为整合资源以开发市场机会的行为过程,并不需要考虑目前所掌握的资源情况而对机会的追求。因此,企业家精神或企业的创新的实质在于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去捕捉和利用市场机会。720
我们认为,德鲁克的企业家精神根源于企业家所具有的知识、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勇于承担风险和创新精神,包括发现市场和识别市场机会的市场知识、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科研开发能力、将企业家个人独创性的洞察力和创新整合到新产品中去的能力、将企业生产的知识产品推向市场、传播知识的能力,这些知识和创新精神的组合就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y)。严格地说,德鲁克的企业家精神实质说明经济系统从未达到均衡,这就对新古典经济学中举足轻重的均衡理论提出了质疑。这种质疑带有思考的力量,是对已有的经营理论的均衡假设提出挑战。如果企业经理人员仍然按均衡假设进行经营,在对市场情况进行因果关系解释的时候,就会犯明显的错误。
我们可以发现,德鲁克的创新来源实质和创业型战略的立足点就是非均衡。非均衡理论已经对已有的经营理论的均衡假设提出挑战。这说明,“创造性破坏”状态下的经济是一种不确定性的经济,只有通过企业经营模式的不断再造或者创造性破坏才能使企业有效地生存下来。我们要想成功,就不得不学会与这个“非理性”“不确定性”的环境相处,那就是要进行企业经营优势和经济租金的寻求过程或寻租行为过程的创新;而失败,首先是因为不能接受“非理性”的环境,无法实现企业租金的寻求过程或寻租行为过程的创新,因而必然从“非理性”“不确定性”的环境里出局。在理查德·鲁梅尔特(Rumelt et al.,1994)等人看来,“均衡假设经常抛弃了创新、变革和多样性的思想。事情并不总是这样……当今人们认可的观点越复杂,均衡也就越复杂。”721
我们认为,企业家精神根源于企业家所具有的知识、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勇于承担风险和创新精神,包括发现市场和识别市场机会的市场知识、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科研开发能力、将企业家个人独创性的洞察力和创新整合到新产品中去的能力、将企业生产的知识产品推向市场、传播知识的能力,这些知识和创新精神的组合就构成了企业的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y)。
德鲁克企业家精神的内生性质说明,企业家精神是一种新的知识能力或能力要素,是企业的一种动态能力建造机制,是一种隐性知识,具有不可模仿、不易转移的特征。这种新的知识能力包括了两个方面:企业家现存的和独有的能力和更新现存能力的能力。强调企业家精神的内生性质,推动了动态能力理论和知识基础论的发展。
在我们看来,德鲁克提出的创新理论说明企业家精神、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德鲁克强调,在企业家社会中,个人面临着巨大挑战,面对这种挑战,企业家需要不断学习再学习。因为,今后的知识,每隔5-10年就会过时或至少要更新。企业拥有的资源各不相同、具有异质性,异质性资源是企业获得超额收益,保持竞争优势最本质的东西,正是这种异质性决定了竞争优势。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本身是一种有目的地寻求和获取企业经济租金的理性行动。在企业经营的实践中,企业家精神主要通过在一个不确定性很高或者非常复杂的环境中承担风险和形成独创性的洞察力来获得,也就是说企业经营优势和经济租金的资源选取机制是建立在一种动态能力建造机制之上的,而非企业对有价值的、稀缺性资源的选取机制之上的。企业经营优势和经济租金的资源选取机制实际发生于获取相关资源之前,而动态能力建造机制是发生在企业经营活动之中的。在新经济中,德鲁克企业家精神的动态能力建造机制正在挑战李嘉图租金的资源选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