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目标是流程的眼睛,那么,责任就是流程的灵魂。有人说流程把人“管死”了,其实,那是流程缺少了灵魂。想让死的流程活过来并不难,只要注入责任这一灵魂就可以了。
我认为,流程管理的定义是准确界定做事的先后顺序和责任岗位。有人听了拍案叫绝,有人听了满腹狐疑。拍案叫绝的人曾经尝试过实施流程管理,但由于责任没有落实到岗位而失败;满腹狐疑的人认为该定义与流行的表述不一致。迄今为止,凡实施流程管理的企业,只要责任没有落实到岗位,就看不到流程管理带来的好处;只有将责任落实到岗位的企业,才真正看到了流程管理带来的好处——真空减少、效率提升。实践表明,责任是唯一能让流程活过来的要素,故称之为流程的灵魂。
可能有人会问:“在当今这个责任感缺失、人心浮躁的时代,员工的责任心像金子一样稀少,你却在谈给流程注入灵魂,让流程有责任,可能吗?”
不可否认,怀疑是有道理的。如果企业的人心都是死的,员工被动、消极做事,流程怎么可能活过来呢?执行流程的毕竟是人,人如果无心,流程当然无魂,没有灵魂就永远活不过来!正好印证了一句老话:“再好的方法离开了合适的人都是一副空架子。”流程管理尽管理念先进、技术先进,但如果没有与之适应的思想基础,生搬硬套只能引进一副空架子。
为什么我一再强调流程是个性化的,具有鲜明的企业特色?因为流程体现了企业的战略、文化,体现了企业日积月累的经验和习俗,除非大家都认识到现行做法的弊端,都有强烈改变的意志和愿望,否则,画再多的流程图,也是摆设。
为什么我一再强调没有观念变化就没有流程优化?流程管理既是一种全新的理念,也是一个全新的方法。没有对流程管理的理念认可,绝不可能有流程管理方法的吸收、运用!在等级森严、老板说了算的企业根本没有生根的土壤;在员工是赚钱的工具、没有独立思想的企业,流程管理与之水火不容;在员工没有任何授权的企业,流程管理永远是镜花水月。流程管理主张坚持员工关系平等原则,在许多中国企业很难落到实处,这也是流程再造在国内企业失败率高居不下的原因之一。
人如果没有责任心,又遑论流程责任落实?有的企业导入流程管理之后,没有见到随之而来的改变,就将原因推到流程管理上,不知道不见效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技术本身,二是执行的人。所以,实施流程管理的企业要定期评估流程效果,必须分清是流程本身的缺陷还是执行人的问题。
为此,我也曾大声疾呼:必须将责任落实到岗位。责任必须有权力和资源做保障,问题在于,现在国内企业的情形是“有权的无责,有责的无权”,权责不对等,高效完成任务就是空话。企业负责人如果不能彻底解决员工权责对等问题,责任落实就是空话。
责任是流程的灵魂,让流程活过来的核心是人,让员工有责任心,再推行流程管理,就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