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明共生的社会隐患

再往后,既然人们往来都很频繁了,水陆路的交通又很发达了,这个时候就容易出问题。所以下面一段又变卦了:

豫卦。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这就是要注重社会治安,就是要防贼防盗。重门,一道门还不行,还要用两道门,就像我们现在的双保险防盗门。“击柝”,就是晚上要有巡夜敲梆子的,这个治安手段直到近代都还是行之有效的。我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偏远一点的县城里都还听得到巡夜打更的吆喝:“各家各户,关好门窗,防火防盗啰!”这里的“重门击柝”,就是要把门窗搞牢实点,大家要互相提醒。因为交通太方便了,盗贼也来得快跑得快,所以要提高警惕,防止阶级敌人搞破坏。

那么,“盖取诸豫”,这个又怎么讲呢?我们对每一个卦取象的道理都说一下,让大家有一点易卦取象的概念。雷地豫卦,你看这个豫卦的卦象,在五个阴爻中间放了一根阳爻在那里隔着,就像有一道门的感觉。豫卦的上卦为震,它的综卦反过来就是艮卦,也有门的意思。所以这里说是重门,就是一个卦里面有两个门的象。我们看豫卦的三、四、五爻组成了一个什么卦呢?坎卦嘛。坎为险,中间是个坎卦,就说明这中间是有危险的;同时,坎也为月、为夜,所以这个豫卦提醒大家,晚上要小心危险,要关好两道门,还要敲梆子要巡夜。《彖辞》说“顺以动,豫”,其中也有预备的意思,顺从于时节因缘,诸事皆有预备,以防万一,所以说是“盖取诸豫”。

小过卦。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把木头砍下来做成棒杵,在石头上挖个坑凹插进去,就做成杵臼。有了杵臼,就可以用来舂米,把稻谷的壳去掉,大家就可以吃上白花花的大米了。所以有了“臼杵之利”,粮食就会越吃越精,味道也就越来越好,说明生活水平已经大幅度提高了。人家不光只是解决温饱问题,也要考虑口感,要从美食的角度去发展了。

那么,为什么说“盖取诸小过”呢?我们看雷山小过卦,上震下艮,中间是两根阳爻,两边各两根阴爻,感觉就是一根棒杵在中间,然后两边是空的,就是用棒杵在石臼里舂米的样子。而且这两边的阴爻,有些手抄的古书上把断开的横杠画成了两点,一边四个小点,感觉就是棒杵舂下去,大米从两边溅出来,很形象。在很多《易经》的注解上面就说,人吃粮食就是图个肚皮饱嘛,你舂得那么细,吃得那么精,确实有点过了。其实,吃得粗一点对人体反而是有好处的,现在有些比较讲究营养的朋友,就到处找糙米,也就是没有脱过内皮的稻米做吃,因为吃加工太精细的米,虽然口感上去了,但营养丧失得很多。所以,《系辞》这里说“盖取诸小过”,也暗含有人们生活得太精致了,也是有点小过、有点小毛病的意思。

人生活得太好了,无事就要生非,就要惹事起麻烦。个人的矛盾恩怨放大了就会引发族群的斗殴,族群斗殴再放大,就会引发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所以下面又要拿卦象说事儿了:

睽卦。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这就是说人类之间相互征战的事了。“弦木为弧”,也就是把柔韧性好的木棍弯下来,弯成一个弓;剡木为矢,就是把细木棒削尖,就变成了箭。弓箭的发明对古人来说,那是很大的一件事。在古代来说,弓箭就是最厉害的工具和武器了,射猎禽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以威天下”,有了强大的武力,就能够威慑所有的异族。

这个“弧矢之利”取象的是哪一卦呢?取象的是睽卦。火泽睽,上离下兑。按一般的说法,离卦为中女,兑卦为少女,一个家里头有两个女儿在那里大眼瞪小眼,相互就这么盯着。

这个睽卦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样子。那么这个睽字,本身就有对峙之意,所谓众目睽睽,互相都不服气,不服气就要大眼瞪小眼,稍不留神就要打燃火。所以这里说“以威天下”,这个睽卦就大有互相都把兵器抽出来对峙,准备是要打仗的感觉。同时在睽卦里面,上卦为离,有戈兵之象,就有要打仗的意思。兵火兵火,离为火、为心、为目,心中起火眼睛一瞪就容易打起来,所以有戈兵之象。

睽卦的三四五爻组成了一个坎卦,坎卦就有弓矢之象;而它的二三四爻又组成一个离卦,你看整个卦象,上下两个离卦就好像是两个心头起火、互相瞪眼的人,中间夹一个取象于弓矢的坎卦,确实就是众目睽睽,兵刃相见,这个仗感觉是非要打起来不可。所以,这里说“盖取诸睽”,还是非常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