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殊途而同归

下面,孔夫子看到这一爻的爻辞,就开始要发议论了:“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你们看,孔夫子对这一卦爻的感慨很多,看来少男少女的这一卦,对孔夫子他老人家的刺激也还满大的,所以他不惜重复用了两句“天下何思何虑”。

天下的事情,有什么值得你东想西想的?有什么值得你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天下同归而殊途”嘛!同归,字面上就是指共同的归宿,男女相感就要婚嫁,这就是男女相感的一个基本归宿,也是自然的、正确的归宿。但如果男女相感,非其时、非其地、非其人,比如都是名花有主的人,都是有家有室的人,那就不对了,你控制不了所感,就会产生不良的结果,到时候就有你后悔药吃。当然这个地方,“同归”是由此引申出“天下同归”,不仅仅局限在狭隘的男女感情上,而是指的天地间的一切万物,都有一个共同的归宿。

天地万物共同的归宿是什么呢?说老实话,我们人一辈子能够体会到的最深刻的东西,无非就是两个字——生死。生从何来?死往何去?所以过去说“无常迅速,生死事大”。道家说“生者寄也,死者归也”,一切生命好像都是寄居在天地之间。父母把我们一生下来,我们就好像在天地之间寄居着。我们在这世上走一遭,到死的时候,就是“归也”,就是回归本处。当然,现在中国人一般说到死,都觉得有点犯忌讳,大家都不愿意提、不愿意听。但是,如果用我们传统文化中的说法,说最终生命是复归于大道,那你就觉得很安逸、很吉祥。我们看道家说的驾鹤西去,佛家说的往生极乐世界,就是一个很让人欢喜的事情,感觉上是得道归去。所以,生死这两个字,看你怎么说,从哪个角度说。总之,万物有生就必有死,这个就是一个基本的归宿,大家就是同归于此。

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有不同的生活环境,大家都走在生死的路途上,但沿途的风光各不一样,都是各走各的道、各有各的命运,其他人都代替不了,所以它又是“殊途”。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但是不管怎么样,最后都要通往终极大道。虽然各有各的死法,也各有各的生法,这个是殊途,但生死的来处是一样的,结果也都是一回事。所以还是庄子来得潇洒,所谓“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万物都是这么生生死死的,真看明白了就是如此,这是我们共同的归宿。

下面“一致而百虑”,实际上跟前面的意思差不多。只不过“天下同归而殊途”主要是从外在事物上来说的,天下的各种事物,都是“同归而殊途”,但是“一致而百虑”,就要放到我们的精神内部来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