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干家直播间】总编替你问专家
时间:4月22日晚7:30
专家:程绍珊,著名营销实战专家,迪智成咨询创始人,清华/人大/厦大等多所高校商学院营销课程主讲。近30年国内企业战略营销管理咨询成功经验,创新实践了深度分销、价值营销、“1+N”全渠道模式,取得了见利见效的骄人成绩。
主持人:张本心,识干家(博瑞森图书)创始人&总编辑,22年管理图书策划出版经验。
访谈主题:
LTC/铁三角:向华为学销售管理
访谈内容摘要:
1季度,企业过得怎样?短期"卷"自己,长期创新突破
一季度过去后,我走访了几十个企业,上了十几次课,见了上百个学员。总体来看,大部分企业压力依然很大。家装行业能保住去年的量就不错了,工程机械行业虽然量在增加,但价格在下降,出现"增利增量不增利"的情况。
面对这种情况,我的建议很明确:短期卷死自己卷死对手,长期创新突破。中美贸易战导致中国供应链产能过剩,加上工程师红利,同质化竞争不可避免。给比亚迪配套的一家上市公司就面临年降10%的压力,因为王传福要"以价换量"。在这种情况下,宁丢利润不丢市场,宁丢价格不丢客户。降价后要通过降本增效、挤压供应链来应对,长期则要通过产品升级、进口替代等创新方式突破。
用1/2的价格1/3的交期冲击竞争对手,华为凭什么?
华为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它摸索出了一套以项目为中心、以客户为导向的运营机制。华为早期也面临前后台脱节、项目扯皮等问题,后来通过不断试错,总结出了配合LTC流程的项目管理机制和前线铁三角模式。
LTC(Lead to Cash)就是把大客户营销从获取信息到回款的全流程拆解成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明确动作、工具和方法。这样就能实现分工协作,配套产生了铁三角模式。最早在非洲市场,华为连续丢标后尝试让客户经理、技术经理、销售经理捆绑作战,效果非常好,这个经验后来被总结推广。
铁三角配合LTC流程,实现了以竞争对手1/2的价格、1/3的交期冲击市场。这不是一个固定部门,而是随项目成立而成立、随项目结束而解散的虚拟团队。
华为的"铁三角"到底是什么?
铁三角有三个核心角色:
第一个是客户经理,他是项目的主心骨和经营者,负责客情关系、项目盈利和客户满意度,是与竞争对手PK的第一责任人。
第二个是技术专家,负责售前技术支持,给客户种草、引导需求。在大项目投标中,拿到标书之日可能就是出局之时,因为标书参数往往已被竞争对手操控。技术专家的作用就是引导客户需求,设置竞争壁垒。
第三个是交付经理。合同签订才是与客户关系的开始,交付环节最容易出问题。销售往往会过度承诺,交付经理提前介入可以把客户关注的做多,把客户不关注的做少,避免后期扯皮。
这三个角色是核心,根据项目需要,可能还会加入法务、金融专家等其他角色。
不同的项目,需要不同的"铁三角"
项目分三类:
战略性项目:对公司未来发展、品牌影响力有关键作用。比如医疗设备企业要打入某省第一家三甲医院,这就是"插旗行动"。这类项目要集全公司之力,由高层亲自带队。
竞争性项目:对区域市场或细分赛道有重要影响,需要压制竞争对手。通常由销售总监或大区经理带队,部门负责人担任方案和交付经理。
财务性项目:主要是为了盈利,由区域经理自行负责,配备技术专员即可。
此外,还要考虑项目难易程度。完全定制化、技术储备不足的项目,即使金额不大,也要配备专家资源。而客情关系好、标准化的项目,可能客户经理就能兼任技术角色。
项目结束,"铁三角"去哪儿了
铁三角是按项目而生,随项目结束而解散的流动团队。成员来自各个部门,项目结束后回到原部门。他们带回来的是客户评价和项目分成——项目收益要分一部分给派出部门。
这种机制有三个好处:一是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专家可以同时参与多个项目;二是部门有动力培养人才,因为派出人员越多,部门收入越高;三是部门会主动支持项目,因为项目成功才能获得分成。
一仆侍二主,到底听谁的?
铁三角成员既要对项目负责,又要对原部门负责,看似存在多头管理问题。但实际上:
首先,项目组是利益共同体,项目失败大家都受罚,成功都能分钱,这种机制促成了协同意愿。
其次,当部门工作与项目冲突时,成员会自行协调优先级。因为两边都是"娘家",会主动寻求平衡。
第三,公司有明确的流程和角色分工,出现分歧时以客户为导向,谁买单听谁的。
最后,成员最终要回原部门,这种归属感促使他们主动协调两边关系。
"铁三角"出现角色冲突时,听谁的
当铁三角内部出现分歧时,遵循以下原则:
1. 客户经理对项目经营结果负总责,在重大决策上有最终决定权
2. 技术问题尊重技术专家的专业判断
3. 交付可行性以交付经理的评估为准
4. 出现重大分歧时,升级到项目管理委员会裁决
关键是要建立事前共识机制,在项目启动时就明确各角色权责和决策流程。
3招,让销售"铁三角"和中后台"丝滑连接"
让铁三角与中后台部门顺畅协同,关键有三点:
第一,利益机制。中后台部门的收入部分来自项目分成,铁三角成了他们的"内部客户"。这就像海尔的市场链机制,用内部市场化拉动协同。
第二,业务流程可视化。LTC把销售流程分阶段、定里程碑,每个阶段需要哪些部门支持一目了然。我们简化华为复杂的六级流程为一张看板图,让各部门能自主对齐。
第三,赋能支持。建立知识库和AI智能体,常见问题中后台能快速响应,特殊问题组织专家支持。
销售管理的真理:三分管理,七分?
铁三角的强大印证了一个销售管理真理:三分管理,七分机制。中国企业尤其是成长型企业,不能靠复杂的管理体系,而要依靠机制激发活力。华为做LTC时也不是现在的规模,而是刚解决生存问题时就开始导入的。
这套机制的精髓在于:体系结构化、简单化、可视化,主要驱动力来自机制而非管理。任正非的天才之处在于提炼出了适合中国成长型企业的管理模式。
理解了LTC的底层逻辑,草根企业也能用!
很多企业觉得华为的LTC太高大上,自己用不了。其实关键是要理解底层逻辑:
LTC本质是把暗箱操作的大项目销售变成可视化、流程化的管理体系。华为能管到5毛钱的事,你可以先管5块钱的事,总比暗箱操作强。
导入时要根据企业管理水平决定颗粒度。华为的区域经理做的事,你可以让部门经理做;华为精细核算的,你可以先算统账。
建议先易后难,先从重点项目、大客户开始用LTC和铁三角,小项目仍按老办法。等模式成熟后再全面推广。
华为LTC(销售管理流程)高大上,中小企业怎么用
中小企业导入LTC要注意:
1. 选简版工具:我们用一张看板图简化华为复杂流程,企业可以用6张Excel表先跑起来
2. 老板要坚定:这是一把手工程,要打破个人跑单帮的舒适区
3. 团队达成共识:建立"四共"原则——共识、共创、共担、共享
4. 找外脑陪跑:可以参加我们3天2夜的特训营,带着问题来,带着方案走
实践中,3-6个月能初步导入,1-2年可以固化。很多十几人的小企业用这套方法也能拿下千万级项目。
一张图,拆解华为LTC销售管理流程
我们把华为复杂的LTC流程简化为一张总看板图,包含:
1. 商机判断:项目分级(战略/竞争/财务)
2. 立项管理:确定铁三角构成和授权
3. 项目引导:技术方案和交付规划
4. 投标签约:控标策略和合同谈判
5. 交付回款:验收标准和回款计划
6. 客户管理:关系维护和转介绍
这张图让各部门能自主对齐,不需要复杂系统,用Excel表就能驱动。
销售"铁三角"LTC,To C企业能不能用?
LTC和铁三角不仅适合To B,很多To C行业也能用:
定制家装:客户经理(销售顾问)+技术专家(设计师)+交付经理(安装工)
团购特渠:客户经理(团购业务)+产品经理(方案设计)+服务经理(配送售后)
农资销售:客户经理(业务员/经销商)+技术专家(作物专家/AI数据库)+服务经理(农技服务)
关键看客户是否是组织性采购、是否需要解决方案。只要采购行为是商业性的,铁三角机制就适用。
(以上内容仅限于“识干家管理者成长营”内部使用,版权归【识干家】所有)
【识干家直播间】扎根工作现场 总有好方法
每晚7:30,总编替你问专家
你的问题,就是我们的直播主题
让管理书背后的专家走出来为你讲解
你可能不需要最新的管理理论,但你需要见过100遍类似情况的实战专家
1.5小时的陪伴,让成长在潜移默化中发生
告诉【识干家】你关心的管理话题,工作难题……
直播预告列表
一键预约全部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