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型培训体系初显成效

(一)新型培训体系初显成效

1、形成新型教学资源管理模式

通过“成果、案例、讲师、课件”四位一体模式的构建,形成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新型教学资源管理模式。通过四位一体模式运行使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与员工队伍素质能力提升有机结合,促进讲师、专业人才等内部培训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促进专家人才培养工作、管理实践创新与专家成长发展的有机融合,四位一体模式的构建实现了对新型教学资源管理模式的初步探索与尝试。

培训中心已经完成案例开发工作21项,覆盖专用能力种类下培训模块的67.7%(专用能力培训模块共31项)。其中,管理案例14项,岗位问答3项,事故分析报告1项,操作手册和使用指导书3项;跨模块开发案例12项,跨岗位小类开发案例1项。

2、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工具方法

四位一体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全面创新了教学方式、手段和评价方式等一系列教学工具方法,引发学习方式从“以教为主”的学习模式向“以学为主”的学习模式变革,从“以培训促进工作能力提升”模式向“实际工作任务与培训协同发展”模式转变,高效融合系统性学习与碎片式学习途径,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数字化、海量化、多媒体化,增强了员工学习的交互性、直观性、自主性和知识高效吸收性。

3、畅通成果信息交流,实现资源云端共享

培训中心构建的“成果、案例、讲师、课件”四位一体模式主要以移动互联网为载体,将优秀的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成果、优秀案例以及新型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等。根据开发技术标准要求,培训中心已经初步完成了调控运行和配电运检岗位小类的课件开发工作。共计开发课件206个,其中动画48个,互动80个,图文67个,视频11个。基于该成果、案例、讲师、课件资源的共享模式,使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信息在公司内得到有效传播,经验得到快速分享,成果得到高效复制,实现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和云端共享。

(二)能源互联理念广泛传播

1、传播城市能源互联网理念

城市能源互联网是国网天津电力在“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工作,并做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在津落地实践“三个示范”的各项具体部署。通过构建“四位一体”模式,对试点项目的优秀案例进行采集、制作、宣传,将城市能源互联网和全球能源互联网的理念、实践进行广泛传播,充分发挥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2、实现公司内外优质资源整合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将决定企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培训中心通过借助国网高培中心、天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的合作平台,结合数字化校园、企业大学、网络大学、“津电成长”内部平台,有效地扩大公司优质教育资源利用率,为四位一体模式提供智力支撑、资源支撑和平台支撑,实现公司内外优质资源的整合,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3、建立城市能源互联网知识库

完成体现城市能源互联网工作特色的教学案例开发,制作适于网络大学和手机移动端的课件及视频资料。将实践中的案例收集、萃取,并在平台推广,使企业的优秀经验能够保存和传承,实现公司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先进知识的汇总和共享,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城市能源互联网知识库,解决公司城市能源互联网相关知识短缺、知识积累难题,为城市能源互联网进一步建设提供借鉴依据,为创新培训模式提供实践依据。

(三)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1、推进城市能源互联网专业性人才培养

通过清晰城市能源互联网专业性人才建设思路,赋予高精尖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专业性人才“讲师+学员”双重身份,发挥核心人才“传、帮、带”精神,革新重在内容和实践的开放性和专业性的教学方式,构建具有示范意义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运用新型学习方式,推进城市能源互联网专业性人才培养。

2、形成重培育更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

“成果、案例、讲师、课件”四位一体模式的构建更注重员工实际工作与培训内容的衔接,依托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优秀成果开发案例和授课课件,切实提高员工教育培训内容的实践性、开放性和专业性,形成一批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精品课程,培养一批城市能源互联网建专业讲师,打造一批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核心人才,形成重培育更重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更直接有效建设城市能源互联网软环境,推动角色转型,支撑公司战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