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社区O2O,大风已经来临 胡浪球

社区O2O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将家庭与商业服务联系起来。而农产品行业将会是掘金社区O2O的主力之一。

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农产品最适合做社区O2O

第一个条件是刚需,第二个条件是高频次。刚需意味着你非买不可,只是选择在哪买,以什么样方式买的问题。高频次意味着你天天买,或隔三岔五地买,这点也很重要。为什么?因为农产品的购买渠道很多,很多人还是通过传统渠道购买。而O2O大多是通过电脑或手机客户端下单,如果一个月才买一次,消费者很可能就通过传统渠道购买了,消费者也难以养成O2O消费习惯。

同时满足刚需和高频次这两个条件的农产品是最适合做社区O2O的,广州的田野蔬菜,通过20多家社区店及微信商城,一天1万单,平均每单100元,一天的销售额能高达100万元,3公里范围之内,保证1小时送货上门。水果O2O,北京的电果网,在全北京设了10多个仓库,基本覆盖了北京5环之内的市场,每天的订单也很充足。

如果只满足刚需这个条件,能否做社区O2O呢?当然可以。例如,北京有一家做中高端鸡蛋的企业,一个鸡蛋一块钱,消费者上网预订后,员工每月三次给社区的一个合作便利店送货,客户自己去社区里的便利店取货,这样的运作,效果也是很好的。

如果只满足高频次这一条件,能否做社区O2O呢?也是可以的。北京的佰家食汇的社区体验店主要提供各种净菜及配菜,就是搭配好的菜,直接拿回家,放锅里炒就行了。小区住户既可以通过微信订购,也可以打电话订购,或者直接到店里购买。体验店既可以送货上门,住户也可以自己来店里取。3个月下来,这家企业发展了800多个住户。

那么既不是刚需农产品,也不是高频次的农产品,能否做社区O2O呢?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没有发现成功案例,但这并不代表不能做社区O2O,只是模式还不成熟,还需要农业创新者们的探索和尝试!

 

农产品社区O2O三种模式

既然是O2O,那么我们就根据线上和线下两个运作主体,区隔农产品社区O2O模式,按照这样的原则,有三种模式,即单干模式、合作模式、平台模式。

单干模式就是2O都自己干了,单干模式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店铺销售模式,一种是店铺取货模式。店铺销售模式就是店铺同时是一个销售场所,一个体验场所,对店铺的位置、装修、陈列及人员都有要求。当然,在这一模式下,客户的线下体验会更好。店铺取货模式就是从线上的O下订单,消费者去线下的店铺取货,这样的店铺是一个取货点,当然也有部分线下体验功能,上海的优直供就是这样,顾客从优直供的App下单,然后到优直供的社区取货点取货。

合作模式就是O2O不是一个主体做的,合作模式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两方合作模式,一种是三方合作模式。两方合作是指两个主体合作完成下单、发货、取货(送货)工作。例如,北京电果网和京东合作,顾客在京东下订单,电果网负责送货上门。又例如,笔者所在小区有一个做鸡蛋生意的O2O,顾客在网上下订单,这家企业就把鸡蛋送到笔者所在小区的便利店,小区居民再自己去便利店取。总之,参与合作的是两个主体。三方合作模式是指三个合作主体一起完成整个购物工作。假如笔者在京东购买水果,电果网把货送到笔者小区的一个便利店,然后笔者自己到便利店取货,这就是三方合作模式。

第三种农产品社区O2O的模式就是平台模式,假设京东做这样一件事,在全北京布局了N个仓库,京东所有农产品自营商把货放他们仓库里,消费者在京东上下单购买京东商城农产品自营商的产品,京东的物流配送人员帮这些农产品自营商送货上门,或者消费者自提货物。这样一来,京东就做了三个平台的工作:线上的销售平台、线下的仓库平台及线下的物流配送平台。笔者听说京东确实正在这样做。

 

农产品做社区O2O的三个关键点

要时刻记住做社区O2O的目的就是更快、更方便地购买农产品。

关键点一:更快。农产品要新鲜,如上海的优直供,消费者通过手机App预订新鲜蔬菜,当晚,厂家在上海周边的农场摘菜,第二天下午,顾客就可以到优直供的门店取菜,从田间到餐桌最多只需20个小时。而菜市场或超市的菜,至少有35天的供应周期。

关键点二:更低。农产品是一个价格极度敏感的产品。大妈大爷大清早排2个小时的队去超市抢鸡蛋,就是因为每斤鸡蛋能便宜3毛钱。农产品社区店有三大难关,即房租、人工、损耗。采用社区O2O形式,购买行为就可以在线上完成,而且线下的门店也不用存货,这样线下门店的面积就可以大大缩小。再来看人工,传统店铺一般需要几个员工,采用O2O模式可以节约2/3的员工,而且员工的工作难度会大大降低。最后来看损耗, O2O采用预订模式,产品损耗率只有百分之几,而在传统模式下,产品的损耗率会高达30%。这才出现下列现象,即b2c类型的电商卖火龙果,最低价格5块钱一个(400克),同样是买火龙果,O2O模式卖4块钱一个,但照样有钱赚。如果以京东这样的企业为平台,做促销,1块钱一个火龙果也照样盈利。

关键点三:更方便。边走路边下单买菜,坐在公交上就能知道菜送到哪儿了,前脚刚进门,后脚菜就到门口了,消费者不需要花时间去做这些事。如今,很多人都变懒了,不想去菜市场买水果,于是,手机一点,水果很快就被送到家,还不耽误追剧呢,多方便呀!

总之,做好农产品的社区O2O并不难,把握好“233”原则即可,“2”是指刚需和高频次这两个产品选择条件;第一个“3”是指三种可选择的模式,即单干模式、合作模式和平台模式;第二个“3”是指在三个关键点——更快、更低、更方便上发力,在这三个点上,谁的综合效率最高,谁就最具有竞争力。如果综合效率比不过别人,那么就在一个关键点做透、做深!

 胡浪球,和君咨询集团农业战略和农产品营销专家、中国中部崛起促进会农业产业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中国特产采购协会专家、第10届东盟博览会特聘演讲专家、亚洲果蔬营销论坛特聘专家、商务部进出口土畜商会中国蜂产品大会演讲专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15年实战营销和营销研究经验,曾先后负责数十个农业战略和农产品营销咨询项目。

著有《农产品营销第一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