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工业品企业,如何增进营销活力

开放思维,谦卑地审视自己,敢于抛下既得利益去拥抱变革,企业高层思想得解放,工业品企业的营销才有活力。行业的微小变化洞若观火,对手一举一动看得分明,这是工业品企业决策层的长项,也容易造成内向化思维。妈妈看自己孩子,总是天底下最可爱的。从母爱角度看,这很伟大;若从孩子未来成长看,当初那活泼可爱的小苗,很容易掉在人堆里认不出,世上又多了一个同质化孩子而已。没有活力的孩子,工作时发现很难适应,没有人指挥命令,自己就不知道干些什么。现在的80后、90后保持旺盛学习欲望,愿意躬身实践,就会迅速脱颖而出,成为同辈翘楚。同理,工业品企业,习惯了生产计划、技术攻关路线图等刚性管理,不确定性极强的营销管理,给他们的既定思维模式和适应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变革的年代,需要企业有活力;营销先机,有活力的企业才能夺得。相比较而言,工业品企业营销红利容易抓住,外部市场的复杂程度不高,对手的反击水平也很一般。工业品企业客户端的价值传送链条短,企业的营销大作为,客户很快就能感受到。做对了几件营销大事,比如产品结构或客户结构调整,就能在半年时间内收到实效。工业品营销的难点,主要出在内部价值链整合,部门战略与公司战略的匹配,执行过程中的战略坚定性与灵活性。因此,工业品企业要盘活外部营销效益,就必须从内部营销开始激活机制效力。由外而内的营销思维,由内而外的营销活力,也许就是工业品营销的特有逻辑吧。

 

 

◆产业研究,大局观成就事业大格局

消费品的行业协会,主要是解决打价格的内讧。工业品的行业协会,则更多用于政策、信息、人才、人脉的交流和交换。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等创新企业,需要走出孵化器的小圈子,投身于行业协会的洪流,为企业博得更为开阔的舞台。行业协会这个舞台,也是产业引导基金、风投资本、管理咨询、法律和财务等专业服务的汇集地,善用资源者,就会获得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在行业协会混个脸熟之后,就要开始对产业进行实用型研究,产业是海,企业是船,好水手当然要熟悉水性。

 

杜邦集团对服装行业需求的预见性,比很多服装大品牌还要超前。杜邦莱卡,精准地捕捉到人们对合身内衣的潜在需求,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我有莱卡”传播运动,直接与消费者互动沟通,与布料与服装品牌形成战略合作,一块崭新的新服装市场被开发,对内衣等服装行业造成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工业品企业的战略眼光,要盯准产业上下游。技术应用化的市场浪潮下,下游产业格局或客户需求的细微变化,都会引发上游产业的蝴蝶效。

 

投资心理,李嘉诚和巴菲特算是看得最透,别人恐惧的时候要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要恐惧。经济发展的节奏,主要由人们的心理预期牵动,恰当把握买入与卖出的出手机会,是金融投资客的看家本领。行业景气度骤然攀升时,急匆匆上项目的公司都是后知后觉的,运气好的,能够分些许残羹剩饭,绝大多数只是为延缓行业萧条期的到来做出一些自我牺牲而已。赶在行业景气度井喷期之前,进行投资或兼并,等到好戏开场时,早已占据舞台的中心,这才是产业研究透彻者的投资行为。在别人犹豫不定时,提前投资,迎接高潮期的到来;在别人疯狂投资时,考虑相关行业的上下游投资,或干脆收割后出手想让;在别人心灰意冷的时候,投资或大手笔兼并,为下一波高潮期埋下优质种子。这三种产业投资或推出行为,就是行业经济周期的对冲措施,它成就无数产业不倒翁,比如三十多年屹立产业高峰的万向集团公司。从万向节到汽车零部件,再到美国菲斯克电动汽车的竞购,主产业竞争力突出,新兴产业弯道超车,万向的产业扩张与并购措施,较好地把准了产业张弛的脉搏。

 

◆跨界视野,营销时时新鲜、处处精彩

化妆品营销的客户价值与体验,想得巧妙,做得精彩,工业品企业可以偷师。特别是在三种营销力构建上,化妆品企业倾心倾力将让客户期待的美丽,活生生地闪现在产品包装、店面生动化与导购服务上。终端形象的杀伤力、导购人员的沟通力和体验营销的促销力,这三股力量,始终围绕着消费者的直接感官做文章,把看不见的化学品,变成了美丽的拯救者。化妆品行业就是善用各种营销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调动顾客内心的欲望;化妆品销售,也从死缠烂打的“要你买”,变成和风细雨的“我要买”。

 

(1)终端形象的杀伤力。“螺蛳壳里做道场”,化妆品不愧为高手。形象突出、个性鲜明、陈列有序、层次分明和找寻方便,一个小小的化妆品开放式展区就是一个终端形象的大舞台。而工业品企业呢?还把终端当成是经销商的一亩三分地,反正自己的产品已经“卖给”了经销商。至于经销商怎么卖出去,这个就得靠他们自己的“实力”了。其实,经销商的终端,应该纳入工业品企业的战略资产范畴。像三一重工、沈阳机床集团等国内营销意识领先的工业品企业,都已经在全国布局6S店或者4S店,其用意就是把企业的营销中心,向一线市场前移,成为区域市场的品牌中心、服务中心。有了品牌的直接感知和看得见的服务承诺,大型工业品销售就不再只靠销售人员的嘴皮子了。形象立,就是销售力。

(2)导购人员的沟通力。对于化妆品而言,察言观色是第一关。仔细辨析每一个顾客的皮肤特质、缺陷,然后拿针对性的产品去“忽悠”。导购人员的言语得体,是必修的第二关。既要说清顾客皮肤的问题,又不能说破,免得伤别人自尊。而要引起顾客的共鸣,导购人员的话术就变成了顾客口中的需求,这则是较高层次的第三关了。化妆品人员导购的“三关”,在工业品人员销售方面也可以应用吗?可以,只是形式上稍有不同。工业品人员导购的第一关,是弄清楚客户的真实需求,这需要对使用场合、性能规格、使用习惯和生产效率要求等环节,进行逐一剖析,然后按轻重缓急梳理出客户需求的几种可能性,最后才是报出自己针对性的产品解决方案。工业品人员导购的第二关,则是计算好一个公式:客户经济价值=解决方案价值-综合成本,客户经济价值,客户能听得懂,算得清。工业品人员导购的第三关,就是总也绕不过去的信任关。沟通力、亲和力、移情能力、专业能力和人性魅力,是工业品营销的五个人际信任点。它们由浅入深,是职业工业品销售人员的成长轨迹。

(3)体验营销的促销力。化妆品的导购人员容光焕发,本身就是一块活招牌,她们会对顾客说:“你看我现在的皮肤好,以前可不是这样。再说了,你皮肤的底子,比我好很多,要使用了XXX品牌,那效果可比我现在还要出色很多。”说着说着,她们手脚利索地摊开化妆包,一会儿工夫,化妆品就上了另一个女人的脸。然后,她会意味深长地问:“感觉现在的自己,相比刚才容光焕发了吧?”多快呀,轻轻一抹,就抹掉了戒备之心和怀疑之意。体验营销,化妆品玩的倍儿棒。工业品销售也开始注重体验营销了。不少工业品,很难从工厂、经销商仓库搬到客户现场,怎么解决产品性能的直观体验,成了一大难题。企业画册、产品手册和视频光盘,这三种品牌化销售工具只能解决最基本的信息传递,用于初次沟通的破冰。那么,工业品销售除了6S店或者4S店这么宏大的工程之外,有没有什么“低成本”的办法,可以应用于中小规模的企业呢?

 

◆营销教练,工业品企业的成长伙伴

李娜第二次大满贯是一部振奋国人的励志大片。坚毅的性格、灵性的技术,是李娜的撒手锏。而她背后的教练兼老公姜山,才是她坚实的事业靠山。运动员是千里马,教练是伯乐,遇到好教练的好调教,是运动员一生的幸事。没有菲尔·杰克逊执教的公牛队,迈克尔·杰弗里·乔丹能否成为“空中飞人”?没有菲尔·杰克逊执教的湖人队,科比·布莱恩特是否还在单打独斗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家工业品企业,也需要积极发现并找到自己的营销教练,从而释放出自己的营销活力,尽占工业品营销红利的先机。

在客户思维薄弱、市场部缺失或稚嫩的当下,工业品营销教练应主动登场,帮助那些资质不错、潜力不差和信心不弱的工业品企业,走出规模制胜、低品质低价格的危城,迈上价值引领、团队协作和战略制胜的阳关大道。最起码,有三个红利是工业品营销教练可以、也必须带给工业品企业的“为师之礼”。

(1)红利一:客户导向的产品研发。工业品营销教练,要为工业品企业指出一条以客户导向的产品研发新路径。研发阶段,至少有三个关键点,工业品营销教练要做到开阔视野、谋定而动。

第一个关键点,就是研发时产品的成本控制。要交出符合客户需求、利预期润的新生力量型产品。

第二个关键点,是目标客户的选定。在产品性能上,要找到见解深刻的挑剔型客户;在业务合作上,要找到价值契合的包容型客户;在定制开发上,则要找到价值共创的互补型客户。

第三个关键点,则是创立协同作战的研发共同体。人数不在多,在于相互激发,在于以挑战为乐,在于及时反馈,在于及时行动,除了人型搭配与团队文化塑造之外,还要打开封闭的研发高墙,让客户价值的新鲜空气不时地吹拂。

(2)红利二:价值导向的内外部合作。企业,就是社会价值洪流的一个中转站,有的在损耗,有的平进平出,有的融合了新创价值。工业品企业的产业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中观环境,对于工业品营销教练而言,可以从产业链价值流动趋势、话语权把握和价值再创造等方面,给予一些开放性的思考、精深性的推演等经营指导。比如,一个行业处在突然的上升期,工业品营销教练就必须判断出这是一个机会点,还是一个战略延长线,进而指导企业做出断线操作还是长期投入的经营举措。

(3)红利三:战略驱动的执行力体系。战略与执行力,总是被粗暴地分开。战略是空军,只能震慑对手,而执行力才是步兵,可以占领阵地。战略归高层,执行归基层,流程组织的割裂必然导致战略与执行的背离。战略目标、战略路径,中层更有发言权;战略资源、战略方向,高层要深度参与并适度引领,施加影响力要比直接拍板重要。这就像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功课开始复杂起来,性急的家长,或是手把手直接搞定,或是请家教代劳。搞不懂题目背后的原理,只要换个花样,做错题的概率依然很高。问题背后的原理,就是企业战略决策;而做题目,就是企业的执行力体系。执行力体系,确实结果,而若是直接从它身上动手,常会欲速不达。只有战略决策嵌入到执行力体系中,才能将战略的势能转化为执行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