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宋代三司

宋代的三司是从唐代演变而来,又号计省,置三司使一人主管,以三司副使、三司判官为副。“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①

宋人论三司之演变曰:

“唐末始分度支、盐铁、户部,专领财赋。唐明宗始号三司,总以一使。本朝或曰判三司,或曰权判,或曰点检三司。开宝中,以参知政事二人点检三司,既而更用宰相为提举。兴国中,分二使,同判三司;逾年,复析为三使。淳化中,又合为三司。而又以天下为十道,二京为左右计,置二计使,分判十道;别命三司揔计使判左右计事,三司如故。咸平末,三司各置副使,其官轻,则曰发遣。迄元丰初不废。今悉归尚书省。”436

大体上,宋太祖时期是以参知政事(后为宰相)薛居正、吕馀庆分领三司诸道水陆转运使事。太宗时,三司时分时合,分则分设三司使,合则设总使或总计使。一般情况下,三司之事,要经中书裁决。

到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罢三部使,复置三司使一人,以寇准领其事,下置副使三人,分领三部。“先是,三司各置使局,不相总统,彼此自求充济,以促办为务。至于出纳移用,均会有无,则专吝封执,动相违戾。或交摭利病,以邀功希进。哗言日闻于上,颇烦亲决。文符互出,莫知适从。丁亥,始并盐铁、度支、户部为一使,命刑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寇准为兵部侍郎,充三司使。复置盐铁、度支、户部副使。”437此后三司使再无多大变化。直到元丰改制,方把三司归并到户部和工部。

三司使的设置,总揽了财政大权,其地位仅次于宰执。其下辖机构分别是盐铁司、度支司、户部司以及勾稽机构。

(1)盐铁司

盐铁使司的长官为盐铁副使,如果不设三司使则长官为盐铁使,掌山泽(盐铁茶)、关市、河渠、军器,以供国用,所管范围,大约相当于今之国营工商业和专卖商品。盐铁使下分七案办事,包括主管衙司军将兵卒名籍、诸州衙吏、胥史名帐及刑狱、捕盗、禁钱等事务的兵案,主管修护河渠、军器制造的胄案,商税案,都盐案,茶案,主管金银铜铁、朱砂白矾、石灰等矿冶的铁案,主管旬设节料、米面薪炭、羊豕、陶器的设案。分案设有判官以主其事,设有推官以主勘问,设有孔目具体办事(孔目主管文书事务,如一孔一目无不经其手,故名),另外还设有巡官、都勾押官、勾覆官等。

(2)度支司

度支使司的长官为度支副使,如果无总使则其长官为度支使,掌国家财赋之数,每岁均其有无,制其出入,以计邦国之用,大约相当于今之国家预决算和财政出纳。度支使下分八案办事,包括主管赏给、市舶的赏给案,主管百官俸禄钱帛和国库钱帛榷易的钱帛案,主管三军粮饷、御河漕运、商人飞钱的粮料案,主管诸州平籴的常平案,主管东南六路漕运的发运案,主管诸坊监院务牲畜饲养的骑案,主管两京仓廪与百官禄粟厨料的斛斗案,主管京朝幕职官俸料及诸州驿料的百官案。各案下设官员从判官到勾覆官,一如盐铁司。

(3)户部司

户部使司的长官为户部副使,如果无总使则其长官为户部使,掌国家户口赋税之籍,以及榷酒、工作、衣储之事,大约相当于今之国家税务和建设工程、酒专卖、后勤供给。户部使下设五案办事,包括主管夏税的户税案,主管诸州上供钱帛的上供案,主管京城手工业以及各地官廨*(读音xiè,旧时官吏办公的地方)桥梁、竹木排筏的修造案,主管榷酤*(读音què gū,汉以后历代政府所实行的酒专卖制度;也泛指一切管制酒业取得酒利的措施)的麴*(读音qū,姓)案,勾校百官诸军俸料禄粟供应的衣粮案,其所设官职从判官到勾覆官,一如盐铁和度支司。

(4)勾稽机构

为了保证三司职能的行使,监督三司的运行,以及协调三司的关系,北宋在设立三司使之后,还设有三部勾院(盐铁院、度支院、户部院)判官各一人,掌管勾稽天下所申三部金谷百物出纳帐籍,以察其差殊而关防之。另外,在三司使之下附设了一系列检查督理和杜弊催办之司,其中主要有:

都磨勘司:掌管复核三司账籍,验其出入之数,类似于现代审计机构和特殊执行机构。

都主辖支收司:由判磨勘司官兼管,掌管官物已支未除之数,收纳天下上供之物。

拘收司:由判磨勘司兼管,凡支收财利未结绝者,籍其名件而督之。

都理欠司:以朝官充判司官,掌管督理欠负官物之籍而立限促之。

都凭由司:以朝官充判司官,掌管在京官物支破。凡部支官物,皆覆视无虚谬,则印署而还之,支迄,复据数送而销破之。

开拆司:以朝官充判司官,掌管收受宣敕与诸州申牒,发付三司,即主管收文,并兼管勾凿、催驱、受事。

发放司:掌管受三司帖牒而下之,即主管发文。

催驱司:掌管督察京城诸司库务末帐,京畿仓场库务月帐凭由送勾,及三司支讫内外俸禄之事。

受事司:掌管诸处解送诸色名籍,以发付三司。

三司还另设衙司管辖官二人,掌管大将、军将名籍;勾当公事官二人,分别掌管左右厢检计、定夺、点检、覆验、估剥之事;三司推勘公事一人,掌管推劾诸司公事;勾当诸司、马步军粮料院一人,勾当马步军专勾司官一人,掌管勾稽俸料和军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