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老板,民营企业的支撑板

“如果我不在这个位置,3年之后,华强基本会烟消云散。”这是我们在与华强化工董事长余华强先生沟通时他多次提到的观点。随着对华强越发深入的了解,我们也逐渐理解这句话并不是自负的诳语,而是一种自信的无奈。

人管人一条线,制度管人管一片,文化管人管全面。华强化工管理之严格,在当地广为流传。部分是化工作为高危行业的特殊性所致,但更多的是余董事长几十年不遗余力地推行制度化管理的成果。厚如《辞典》的制度条例为华强人在园区内的各项工作行为都树立了标准和规范,配套考核体系及时奖罚,保障制度的贯彻执行。此外,集团企管部每年都会对在行制度进行审核梳理,以保持制度的新鲜度和高效性。正是这样一套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才能骄傲地说出“华强的一个车间主任出去能胜任一厂之长”的豪言壮语。

在华强,事务性的工作走流程看制度,但创造性的工作却是一言堂。这并非余董事长擅专独断,而是下属团队“打工主义”的必然。每个人在做好分内事儿之后都静静地等待着老板的指令,很少有人去思考华强的未来,这是余董事长的无奈。曾经有一个观点风靡管理界——老板的境界和格局是企业最大的天花板,这句话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对的。但碰上爱学习、爱思考、有悟性的老板,老板反而是企业的支撑板。

在2015年直管复合肥以后,余董事长先以“公平、公正、公开”为销售工作开展原则,彻底打消业务员的工作顾虑,再以“接待就是生产力”为宗旨,向经销商全面展示华强的新形象,用细节塑造感动,受到经销商高度赞誉,开局亮招就完全激活了整个华强的销售链条。当行业还在为增值税征收与否争执不下时,余董事长再次果断决策将每年年中设备常规检修延后,仓库原料挪外码堆,双高塔全力生产。到8月初征税通知下达,不到半个月,4万多吨库存瞬间卖空,账面倒挂1万多吨……类似的成功不胜枚举,不论是前瞻性的观点判断与方向把握,还是实际性的问题考虑与政策落地,都能展现余董事长在几十年企业管理过程中积累的思考与智慧。面对华强今日的成功,团队的功劳不可没,但老板的付出不能因为是老板而被忽视。所以,华强其实是幸运的。

企业经营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50万吨的销量只是华强远征途中的一个里程碑。眺望未来,华强已经做好了再次出发的准备:以“成为农民信赖的科学种植服务商”为愿景,以“科学养护中国田园”为使命,积极响应国家化肥零增长政策的号召,发展高效新型肥料,实现产品的转型升级,充分借助互联网+全面实现客户管理平台化,同时强化农化服务,贯彻践行“科学种植”,帮助农民真正实现可持续丰收,从而实现品牌形象新高度。

衷心祝愿华强复合肥,一“黑”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