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参与开发过程与会议
一开始,小王不习惯去研发部,但随着产品一个个被毙掉,开始着急起来。
小王:张总,这么多样品,还是不合格,愁死了。
我:我看你总是打电话或微信,小李说样品好了,你就过去,这种方式是有问题的。
一个合格的产品开发,中间涉及很多因素的调整:加入哪个原料?哪个属性确实无法实现?哪个属性可必须略低于目标?成本选择高还是低?某一产品属性可以比竞品低多少?还是高到什么程度?这些都需要及时得到回复,否则都会影响着开发进度。
你需要时时与小李提前沟通好时间,参与他的开发过程;另外,你要参与研发内部的产品沟通会,会议上全是讨论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及时解答他们这方面的疑问。
还有,开发产品最怕的就是有些要求可能真的在技术上无法实现,必须调整原来的设定,这也是很经常的,而作为市场部有时总会认为是研发不尽力,不断施加压力。就像我一开始给讲的故事一样,最后出现沟通大障碍,市场部与研发部互相都看不惯。
只有你在他开发的中间,时时去观察,才能做出准确判断,及时调整产品属性的设定。
小王逐渐参与了研发部的实际开发过程,积极地不断互动调整。
2.一起在市场中寻找方向
有些产品的开发,除了研发自身的专业能力外,市场部必须在市场中寻找方向,提供给研发。
比如笔者在开发复合调味酱料时,到处搜集相关知识,提供给研发。
为了找到炒鸡酱的最佳风味,带着研发团队吃遍青岛的每一家炒鸡店,那段时间,经常去品尝,从网上购买知名饭店的真空包装产品。
大家一起吃,一起评价风味。然后,找出风味最好的一家,购买了带回去细细比对。结果,这个产品开发下来,人整整胖了一圈。
有时,还要邀请知名厨师参与,讨论酱料的工艺及风味。据我所知,很多食品企业招聘专业厨师,直接参与甚至主导产品开发。
康师傅开发方便面口味,会设立专门的市场和研发团队,将全国的各地风味菜几乎品尝了个遍,来寻找口味的开发方向。
3.时时进行比对测试
最有用的忠告还是这一点:最忌讳非常相信自己的味觉,仅凭经验只做单一品尝,不做比对。
还是要重提:现在食品工业非常发达,如果不做比对,稍微知名品牌的产品,都很好吃,根本分辨不出与竞品的差异。很多技术人员和市场人员栽在这上面,一比对测试就败北,再重新调整就非常浪费时间。
因此,市场部产品开发人员一定要时时提醒研发人员:随时比对,没有样品,就及时去安排购买。
一旦简单比对测试没问题,尽快开展大型内部测试或外部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