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何忘记人间富贵?

“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这一句出自《论语》,字面上比较容易理解,说颜子吃得很简单,喝得也很简单,住的地方很偏僻简陋,说白了就是一贫民窟。一般人看到都会认为太恼火了,这生活条件也太差了嘛!但是颜子在“人不堪其忧”的情况下而“不改其乐”,一点也不忧愁,一天到晚高高兴兴的,快快乐乐的。但是,他为什么还乐呢?

周敦颐先生在教他的学生二程,即程颐和程颢的时候,就要他们参“孔颜之乐,乐在何处?”周敦颐早年参禅,觉得禅宗的方法很好使,于是也用参禅的方式让弟子们去参儒家的学案。虽然禅宗参话头的方法是南宋大慧宗杲以后才得以大行,但在周敦颐偶一用之,效果也很好的。

其实,孔夫子自己一生就很背运、很恼火,虽然也曾当过几天官,但很快就下课了。他周游列国,一路颠沛流离,甚至有“急急如丧家之犬,惶惶如漏网之鱼”的感觉,但是,孔夫子却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虽然自己吃的是粗食,没有山珍海味,喝的就是白开水,没有佳酿可以饮,晚上睡觉没有枕头,就用自己的胳膊往脑袋下一垫就行了。但“乐亦在其中矣!”还是很高兴。有一次和弟子们被困于陈蔡之间,一连数日都没有什么东西果腹,饿得要死了,但是孔子却照样诵书弹琴唱歌,泰然自若。为什么孔夫子背运时还这样高兴?为什么颜回潦倒不堪也会如此高兴?只有真正能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才算是进入学修圣贤之道的门。

“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对于富贵,一般人当然有所喜爱也有所求,但是颜渊呢?他既不爱也不求。虽然自己处于很贫困的状态,却一天到晚很快乐。那么,他的心里到底是怎样想的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周敦颐让弟子们参“孔颜之乐,乐在何处?”二程还是很了不起,后来都成为了一代大儒。不过在这里,周敦颐先生忍不住把答案给我们了。

“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为什么颜回会如此快乐呢?是因为天地之间,还有最珍贵、最可爱,而且是可以求到的东西存在。这个东西和人间的富贵完全是两回事,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它比人间富贵更珍贵、更可爱一万倍。颜回嘛,他不过是见其大而忘其小罢了,他追求的是最高层面上的东西,追求的是最美好、最宝贵的东西,当然就把次一等的、人间的所谓富贵荣华等甩到一边去了。

其实圣贤也罢,俗人也罢,心都是差不多。有些人说修行之人就应该无贪无欲,但换一个角度来想,又不尽然。有些人把人间世俗的一切舍弃了,去出家修行,但是你能肯定他就是无欲无贪了吗?实际上,那可以说是最大的欲、最大的贪!学佛的要想成佛嘛,学儒家要成圣成贤成尧舜嘛,学道的要成仙嘛,这不是最大的贪、最大的欲吗?但是,这个贪、这个欲和我们凡夫对富贵荣华的小贪小欲,还是有不一样的地方。首先是心量上就不一样,其次出发点也不一样,最后当然得到的结果就不一样。虽然说人性都是一样的,但是像颜回这样通过跟随孔夫子学习,通过真正在仁、义、礼、智、信上展开修行,他就能够达到前面“圣学第二十”中所说的“明通公溥”的境界,这可比世俗的荣华富贵美妙得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