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应用软件的认识

多维组合成本方案的落地实现,需要依靠软件。在应用软件时,它有不同于其他信息化项目的特点。

(1)其他很多信息化项目,强调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可以先业务后财务,或先财务后业务;多维组合成本的"多维组合"反映的是业务,"成本"反映的是财务,它是财务与业务的结合。如将两者分开,于其中的任何一者都将一无所获。更何况,随着财务业务一体化的深入,成本管理的主导权,在以往由业务向财务转移后,出现了财务向业务回归的新趋势。

(2)其他很多信息化项目,强调先咨询,再落地,有了很好的咨询方案,就可以比较有把握地落地实现;多维组合成本项目,即使有了很好的咨询方案,也未必能够轻易成功。咨询方案甚至比较容易,落地实现则比较困难。它是咨询这一管理问题与信息化这一技术问题的结合。如将两者分开,于其中的任何一者都将一无所获。更何况,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的主导权,在以往由技术导向到产品导向到咨询导向转移后,出现了向技术导向回归的新趋势。

多维组合成本方案的落地实现,不能依赖软件。在应用软件时,它有相同于其他信息化项目的特点。

(1)有的企业,用这个品牌软件的效果不好,就改用另一品牌软件。品牌软件效果都不好,就改用定制软件。换来换去,连最基本的库存都账实不符,原因也只从软件找。再不好的软件,也不至于连加减乘除都算错吧?就算软件没有达到要求,影响了管理者的经营决策,但管理者的专业的双手,也不至于把虽然不见得很好但也不至于很差的牌,打成这样吧?这显然不是软件的问题,而是自身管理的问题。当自身管理问题不解决时,别说任何软件没有办法,恐怕上帝来了也没有办法。有的企业使用价格低的软件,比有的企业使用昂贵得多的软件效果还要好,再好不过地说明了软件与管理的关系。

(2)应用软件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不管用什么方法计算成本,企业都应把计算水平提升到原有方法允许的高度上。例如,用粗放的分类法,就应把每类产品的成本算准,计算水平要提升到分类法允许的高度上;用改进的品种法,就应把每种产品的成本算准,计算水平要提升到品种法允许的高度上;用细致的作业成本法,就应把每种产品每项作业的成本算准,计算水平要提升到作业成本法允许的高度上。当原有方法允许的高度限制了成本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满足不了成本管理精益化的需要时,为解除原有方法的限制,可采用新的方法,直至采用多维组合成本。也就是说,应用多维组合成本软件,可以改变原有约束条件,使成本管理水平在一个新的空间达到新的高度,但只是可以达到而不是自动达到。它许下的是愿景而不是承诺,提供的是可能而不是必然,它不会改变不同约束条件下人的行为方式,避免不了有的公司的成本管理水平,在一个新的空间仍然停留在原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