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靠吃饭赚钱的美食家

这年代,四下花钱解馋的,叫吃货。

能通过解馋来赚钱的呢?叫美食家。

在品位上,我也算美食家,却从来没人给钱。能白吃就不错。

有个朋友,真的成了传说中的美食家。整天到处山珍海味,吃完就有评鉴费,还常到电视台做嘉宾,又出了书。请他吃饭,要排队。

美食家都会做菜。他手艺跟我有一拼,喜欢吃海鲜。

有一次来我家切磋厨艺,我提前托付山东老家的亲戚,备了海鲜空运过来,都是他们在船上刚出网就速冻的,确保了原汁原味。

吃完,老兄点点头,说:嗯,要是活的,会更美味。

我说,儿时的记忆,海味不是死的就是臭的,海边有条件吃活的,但没这个风俗。

老兄说,那他们是不懂科学,鲜活的动物蛋白,大有讲究。

第二次,我托人运了活的过来,终于得到他的好评。我一口没吃。

老兄不解,问我是不是有啥信仰。

我算了一下,这点事儿不够撒一回谎的,就说了实话:这些海味,都是用人工粉末一路从山东泡过来的,模拟海水。还加了生命激活剂之类的,倒也是高科技。

老兄满不在乎:这些,我比你懂,没事,重点要吃活的。

我说,海里的活物,离开自己的环境就知道不妙了,一路上,它们体内的变化很大。

老兄若有所思:螃蟹和海参,确实有这本事,觉察到危机,就开始自残,分泌毒素,分解自己。看来,老乡们用的这生命激活剂,比较先进。

大家相视一笑。

这还算明白人。电视台请他不亏。美食家都是好演员。

在自然的万事万物中,最神秘莫测的,就是彼此间的关系。极其精确,又不为人知。

最好的食物,当然是本地的时令特产。

我春秋两季都要咳嗽一阵子。在广东,必须潘高寿。在北京,只能秋梨膏。别的都不管用。这就是自然的关系匹配。

如果非要讲清道理,只能从中医的“阴阳、虚实、寒热、表里”上分析,参照系是天地时空。

中国人对时空的认知体系,只有十二个字:阴阳虚实,五行八卦,天干地支。

借此,我们的每天每时、每个方位,都有了命名和定义,还对应了固定数字,可以推算万事万物。中医原理也是这么来的。

这与科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维度。没法打官司。

不过,中医或许会消亡。不是中医不行,是现在的中药都失去了毒性,医生也都迷信科学仪器。

远道而来的,对于吃和被吃双方,都是缘分。

既然是美味,一定满足了体内的某种欠缺。

人的感觉最奇妙,骗得了科学家,骗不了舌头。哪怕食品带有毒性。

中药能治病,都是远方的天然毒物。没毒的,那叫食疗,不叫中医。

按黄兴华老师的说法,任何中药,都有偏性,借此平衡人体内的偏性。

偏性大的,就叫毒性。

现在有了化工食品,都吃些带毒性的,说不定能治点啥病呢。

无毒的食品,在天然中到处都是。只是,我们已经失去了天然。

这几年,不时品尝各路朋友馈赠的天然食品。至于到底是不是天然的,不在旧式农村长大的人,永远没有原味的参照。

那是作物刚离开原生土壤时的味道。是早已被城市遗忘的味道。

在食品危机面前,延续人类比折腾文明更重要。

自然农业以慢为代价,保持了天然的时空,形成文明沙漠里的绿洲。

这种绿洲,是反文明的。

它是生态运行,崇尚自然的生长速度。那就是慢。

快,意味着消亡。人为的快速,只能加重等待中的焦虑、珍惜里的绝望。

现代文明所迷信的效率,摧毁了快与慢的平衡,驱赶着我们远离生命驻地的脚步。

不知天文学家能否告诉人类,以超光速跑到别的星球,还能否吃到家乡的蘑菇。

人类惯于撒谎的嘴,如果不用吃饭,是不是更好?

这,正是机器文明的道德,它不断宣告着组装人类的必要和必然。

娘肚子出来的婴儿,都会被定义为半成品。

越是如此,自然的歌声越是嘹亮。自然之风,无疑会扫平一切。自然的杀戮,比人类战争更无情。

一切自有循环,就看谁先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