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企业家结构难以支撑企业发展时,企业的组织结构就必须进化,进化的方向就是形成职能化的组织,这也是企业真正形成职业化管理的时期。这里有一个误区,并不是企业内部设立了各种不同的职能部门就叫职能化组织,区别关键看两点:
一是企业的决策机制是否已经由企业家一人决策结构转变为团队决策。
二是企业家的责、权、利是否给予经营团队足够的释放。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职能分工不断细分,职位层次不断深化,企业“内耗”也不断产生。这是由于职能分工与等级管理是两种互不兼容的管理方式,职能分工是为了减少职位层级,实现扁平化管理,而等级管理需要集中管理和统一管理,由此企业规模一旦扩大,组织的官僚风格会越严重,分工与协作的效率会越低,企业开始出现“官僚危机”。这种“官僚危机”的核心问题是企业的中层开始官僚化,具体表现在过多的上下层级和烦琐的流程大大降低了企业决策的速度和管理效率;一线员工没有得到充分的授权,事事都要层层汇报,很难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做出及时灵活的应对。我们在解决企业组织变革时,这种官僚的中层现象非常普遍,而面对“官僚危机”,企业家往往束手无策。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喊炮火,组织面临着第二次变革,需要由职能型结构向分权型结构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