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氏企业的故事

有这样一家企业,它从水泵产品起家,今天你上它的网站,它的主业居然变成了环境咨询、设施管理、房地产经纪和库存支持。它是巴西最好的多元化企业,也是巴西年轻人的应聘首选。这样一家公司,企业里除了一本广为人知的员工手册(也极为简单)之外,居然没有规章制度、没有审计部门、甚至没有组织结构图。它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但今天互联网企业口中津津乐道许多管理原则和方法是它早已用过的,至今为止,与其模式完全类似的企业在全球仍然一家都没有。它是员工眼中的最佳雇主,多年以来离职率低于1%,包括IBM、西门子、通用汽车、海尔等顶尖企业的高管们都慕名排队参观,却难以借鉴——这就是巴西的塞氏企业。

塞氏企业变成今天的模样,源于塞氏企业的领导人塞姆勒(Ricardo Semler)一些非常特别的理念:

-​ 他是塞氏企业的老板,但却喜欢让自己成为多余的人;

-​ 他对员工保持最高度的信任和尊重,甚至让他们自己给自己定工资;

-​ 他相信他的职责就是把水搅混,甚至在船上戳几个洞,让他的船员们来想办法解决;

-​ 他希望更彻底的民主,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不再从财务上拥有这家企业。

-​ 他认为最伟大的资源就是人。泰勒的工作分析法限制了员工的潜力,束缚了他们扩大工作范围的可能性,并降低了他们的积极性。

关于塞氏企业,可以讲的故事很多,但普通企业可以直接借鉴的制度方法非常之少,它的经理人晋升/聘任的模式也许是其中最具普适性的。

大约在20年前,塞氏企业制定了一项计划,让员工自己甄选他们的主管。为此企业管理者编制了一个表格,让员工可以用它来给他们的经理打分,一年两次。表格大概有30多道题,分别评价老板的领导能力、工作能力和技术能力。拿几道题举例如下:

-​ 被调查者的部门达到了较高的生产率,他通常:

A. 自己居功

B. 表扬作出贡献的人

C. 将整个部门作为团队进行表扬

-​ 被调查者使他的团队感到:

A. 畏惧、不安

B. 被漠视、无所谓

C. 安全、稳定

-​ 被调查者:

A. 总是提醒别人他是老板

B. 偶尔提醒别人他是老板

C. 很少显示出自己是老板

调查问卷用匿名的方式填写,结果会加权并计算出一个得分,并且分数会公布出来。大部分经理可以得到80到85分,得分低的经理并不会被解雇,但会对他(她)本人是一个巨大压力并会促使改进。

曾经有一个部门经理,主管一个大部门,业绩也非常好,高层对这位经理也很认可。但问题是员工给他的打分只有40分。在仔细调查后,塞氏企业高层发现员工是正确的,这个人的销售能力很强,但却是一个糟糕的领导者,即使没有他,部门员工也一样能取得成功。最后这位经理换了岗位,让他的销售才华得以更好展现——原来的部门,在换了经理之后业绩比原来又提高了一层。

接下来,塞氏企业将这套程序用在更高层次经理的聘用上,在高层经理上岗之前,让所有的下属面试他(她),而后打分,如果分数超过70分,才会继续聘用程序。

阿纳托利是塞氏企业一家饼干厂的经理,经营得还不错,接下来类似的饼干厂又开了几家。塞氏企业决定,成立一个独立的分部,提拔阿纳托利做总经理,按照塞氏企业的惯例程序,他需要被他的下属们面试通过。但由于阿纳托利性格严厉,他与许多人的关系并不好。他的员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工程师,挑头反对他,其中最有才华的阿尔米尔认为他处事不公,他甚至说如果阿纳托利做总经理,他们就可能辞职;第二部分是部门行政人员,他们中的很多人和阿纳托利吵过架,大概率也会反对他;第三部分是工厂主管,由于阿纳托利的生产管理有一套,主管们都支持他。这样看起来,2/3的人都反对他,阿纳托利任职的可能性并不高。

塞氏企业的高层决定尊重员工打分的结果。当结果出来的时候,看起来分数会非常低的工程师队伍却并不低,他们的对阿纳托利在人际关系上低分被他在技术上的高分抵消了。而工厂主管和工人的分数都很高。结果得分是74分,阿纳托利得以继续任职,不但如此,他还推荐阿尔米尔为首席工程师,最终他们一起为部门制定预算和计划。饼干部门成为塞氏企业经营得最成功的部门之一。

巴西这个国家非常特别,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Stefan Zweig)的笔下,巴西是一个天堂,它的国民善良、优雅而热情,虽然人种混杂却看不到种族歧视,虽然人口众多却异常安静(狂欢节除外)。大自然为巴西人提供了足以生存的条件,既没有冬天的严寒也没有饥饿的困扰,赋予了巴西人独特的精神气质。

“为什么要在今天做完所有的工作,而不能等到明天?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天堂般的世界生活得如此紧张?在这里,时间具有很大的弹性,所有的表演、会议都会比约定推迟十五分钟;如果能够适应这一点,就永远不会迟到。在这里,生活本身比时间更重要。我听许多人说过,领完工资便旷工是这里的普遍现象。他们勤勤恳恳地完成了一周的工作,得到的这些微薄工资足以勉强维持两天的花销。那为什么还要工作呢?尽管这些工资无法使他变得富有,却能够让他享受两天的舒适生活。也许只有看到这里优厚的自然条件,我们才能理解这一点。在欧洲那片伤感无趣的国土之上,只有劳动才能将人们从悲伤里解救出来。这里的植物如此繁盛,物产如此丰富,能够许人以美好幸福,所以这里的人们也不像欧洲人,没有那般强烈的致富欲望。在巴西人眼中,财富并非来自于勤劳节俭,也非由于竭尽全力。金钱就像梦幻,只能从天而降。而在巴西,彩票便是上天。对于这些外表平静的人来说,彩票是少有的能唤醒激情的东西,是千百万人平日的希望。摇奖每天都在进行……。”86

与西方世界(西欧北美)不同,巴西的宗教信仰是天主教(南欧南美地区天主教国家居多),茨威格的文字也说明了欧美社会与巴西社会的不同之处。这充分说明了塞氏企业并不是新教教化下资产阶级精神的代表,它代表的是人的本性和人所释放出来的潜力。

塞氏企业实际是一个社区,它由上千人组成,虽然去塞氏企业参观的人发现,塞氏企业似乎无序而混乱——机器摆放乱七八糟、人员自行其是——对于社区来讲,“乱”恰恰代表着活力。政府形容某个地区不好的典型词汇是“脏乱差”,笔者看来,一个区域一定不能“差”,最好不要“脏”,但适度的“混乱”是极为必要的,它代表了创新和思想的涌动。在塞氏企业这个社区里面,一切都是自组织、自协调,包括上班时间、工作方式和工资发放数量。同时又鼓励公开、透明、开放,惟其如此,社区的每一个人又受到无形而有效的约束,具备自我激发的强劲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