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初入职场,推销洋酒

第二天,薛强带杨大同到了人才中介所,这里挤满了全国各地来的年青人,里三层外三层,有大学毕业的、小学毕业的,有老师、画家、医生和国家干部等等,真是人才济济。

整整转了一个早上,却一无所获。这时,杨大同才明白为什么报纸上说,寻梦的人要看运气,当你寻不到天堂,地狱一定是等着你。没有人会多看这北方小伙一眼。

杨大同感到非常茫然,薛强安慰道:“别急,反正我有工作,有我吃的就有你的,我们一起住,等你找到工作,再还我钱吧。”

“兄弟,你真够哥们,将来我发达了,一定会报答你!”杨大同感激地说道。

薛强笑了笑,啥也没说,就拉着杨大同回到了小屋,毕竟是同学和老乡啊。

接下来的几天,杨大同每天都是第一个到中介公司的门口,最后一个失望地离去。口袋里仅有的几十元钱,必须算着省着用,基本上一天买一个饼子,带上一瓶自来水,就可充饥了。

一个星期后的早上,中介公司门口的一则招聘启示吸引了杨大同的目光:本公司是法国最大的油漆公司,投资中国厦门,为公司发展需要,特招业务人员500名,工资1000——10000万,有无经验均可。这是贴在墙上一张很小的纸条,虽然字写的歪歪扭扭,可还是没逃过杨大同那双渴望工作的眼睛,他一遍一遍地读着,又仔仔细细地数着那写的工资数字后面的零,心里砰砰直跳,好象看到了一叠叠钞票。记下了地址,迅速的去找那家所谓法国最大的公司去了。

虽然人生地不熟,但杨大同天生勤学好问,而且最关健是有韧性,他坚信鼻子下面是嘴。一路上差不多问了十几个人,终于找到了那家公司。

公司在一个住宅小区的最西面的一层,是一个两房一厅的房子,虽然楼房的外表有一点旧,但是公司里边非常干净,门上几个金色大字格外耀眼:法国环球国际洋酒厦门公司,看上去挺气派。

屋里屋外到处都是应聘的人,一个三十多岁的妇女,拿着一个小喇叭,高声地喊着: “大家别挤,排好队,我们是国际大公司,你们每一个人都会有工作,请遵守纪律。”

杨大同想都没想,就加入了排队的人群中,很快他的身后又有不少的人,杨大同心里想:工作真难找啊,我一定要好好干,拼命干好,干得出色,这样,法国大老板一定会喜欢我。

整整排了两个小时的队,才轮到杨大同。

负责人接过杨大同的简历,看都没看,往一大堆纸张里一扔,“下午来上班,交1000元押金!”

“1000?”杨大同急了,连忙说道:“我从外地刚来,我没有钱交押金,我连50元都没有。”

“那不行,押金一定要交!”那人态度生硬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杨大同突然脑袋一转,赶紧回头跑到那拿小喇嘛的女人面前,大声问道:“你不是说每个来的人都有工作吗?你为啥说话不算数!”

这个女人一见后面排着队的人都纷纷往前挤,想继续听杨大同说下去。赶忙拉着杨大同低声说道:“小伙子,别着急,你有啥事好好说,别这样大声,让人听到多不好。”

“那有什么,反正你们不要我,我也没1000元押金,你们折腾了我一上午啊,哎!”

那女人一听,对着杨大同的耳边说道:“不要急,我帮你想想办法,你现在不要再说话。”

“好!”杨大同一听,暗喜,说不定还有机会呢!

那个女人急忙跑到房子里,一小会,出来笑着拉着杨大同到旁边说道:“我们讲话是算数的,这样吧,你每天早上到办公室打扫卫生,再出去跑业务,一个月,就抵你押金好吗?”

“好,一言为定!”杨大同高兴极了,仿佛天上掉下来一堆钱。

杨大同高高兴兴的往家走,一会跑一会跳的,心里别说多开心了。他可以帮薛强分担一半的房租费,还可以添一点象薛强那样的行头和装扮了。兴奋之余,杨大同才感到肚子很饿了,他从口袋里摸出早上的那一个饼子,狠狠地咬了一大口,超过平时咬的。因为这几天,每一个饼子,都是等非常非常饿时,才舍得咬上一小口。有几次,杨大同把饼子拿出来,实在舍不得吃,就闻一闻,又放回口袋了。

人在途中,杨大同坚信:人生就是拼命,坚持就是胜利。

下午2点整,杨大同准时来到了公司。和上午熙熙攘攘的人群判若两样,他数了数前来报道的人一共才21个。这21个所谓的幸运儿,个个神采飞扬。

他们当中除了杨大同没有交押金之外,还有两个女孩子也没有交。因为她们是在校学生,而且又是女孩,那个主管经不起两张小嘴的软缠硬磨,也放了一马。恰好,公司把他们三人分成一组,杨大同第一天上班就认识了两位女同事,他心里挺高兴。

21个人一字排开,一位穿着西服的矮个年轻人站在了他们的面前,虽然长像平平,但那双眼睛却是炯炯有神。他大声说道:“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各位朋友加入我们国际大公司,一起加入推销世界洋酒的行列,我们在厦门已全面进攻。大家马上到公司领两瓶样品,你们可以到大饭店,也可以到夜总会、超市等地方去进行推销,只要有销售,你们的提成是50%。大家想一下,一天你们卖掉10瓶,每瓶提成100元,你们一天就是1000元,十天就是10000元,一百天就是100000元,三年你们个个都是百万富豪,我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那时我们一起喝庆功酒!”

哗啦哗啦,21双天真的眼神,42只辛劳的手,不停地拍着。这声音像是为他们的人生喝彩,但是他们哪里知道,他们的天真为那些骗人的公司又送上了一票。

紧接着21个人被分成了7个小组,每三人一组,就这样,杨大同开始了他人生的营销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