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生产厂家众多,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农药行业为例,我国有大大小小的农药厂2600余家,品种万余个。厂家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促销方式更是花样百出,促销也成为诸多厂商提升销量的终极武器。促销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把握促销时机。
在农资市场,时间就是金钱。比如,一家饲料企业效益好,生产能力小于销售能力,企业没有做过促销。后来不行了,其他企业后来者居上,企业慌了。销售人员没有不抱怨的,人家企业促销做得多好,农民买一包饲料可以得到一件文化衫,经销商做大了组织去国外考察。那时候有几个饲料经销商出过国呀!企业一想,这不是很难,我也做。于是,跟在屁股后面做促销。江南每年6-8月是农忙时节,农户都忙着双抢,养殖业是淡季。企业想,淡季一定要刺激农民,促使农民购买产品。该企业制作好了文化衫,文化衫后面是产品广告语,前面是企业标识,很漂亮。到了7月底,销售人员从市场回来又向企业抱怨,怎么这么晚才给市场发放促销品,别人早就做了。原来竞争企业在5月底就将文化衫全部发放到位,农民在双抢时根本没有时间去购买饲料,他们几乎都在双抢前先购买好饲料,那时你的文化衫还在加工企业做呢。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促销一定要掌握好时机。
(2)把握促销类型。
促销有告知性促销、竞争型促销、沟通型促销、排空型促销等,要结合公司营销的阶段性目标与任务进行准确安排。目前,农资企业对促销的开展形式单一,甚至出现销而不出的局面,即不做促销。促销是营销的重要工作内容,农资企业营销业绩的好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促销科学运用与水平的高低。
(3)把握促销关键点。
淡季把促销对象锁定为经销商,特别是一级经销商。在淡季,聪明的企业眼睛紧盯着经销商的仓库和口袋。将竞争目标定位于经销商的流动资金和仓储能力,产品能够占据经销商的仓库和流动资金时,在市场回升时,自然就抢占了先机,并且给对手快速进入设置了壁垒,因为任何一个经销商的资金和库存都是有限的。市场回升期,起关键作用的是二级批发商和零售商。在淡季即将结束旺季即将来临的时候,首先要获得货架,得货架者得天下,“寸架寸金”。旺季促销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在短期内迅速提升本企业产品的销量和市场份额,其次才是长期的品牌培养和建设。
促销关键三点——准、快、利。准,就是促销要找准市场结合点和增长点制定促销政策;快,找准目标市场后制定和实施促销政策的速度要快,如果在过程中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在大谈促销政策的功过是非时,市场机会和季节已经悄然逝去,再完美的促销政策也是事后诸葛、纸上谈兵;利,就是要有利可图,促销产品的盈利能力要强,除非是新产品上市或市场导入期,亏着本搞促销,赔本赚吆喝的促销政策还是少搞为宜,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