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从小到大的产品战略

M037从小到大阶段的企业特点

度过创业成长期的企业,意味着创业时的基本判断没有大的错误:无论是行业选择、产品开发或是渠道设计。

如何做大?这个命题的真实意思是:如何跑得比对手更快一些?

靠什么?不是靠打折、明星广告、促销、人海战术,而是靠运用对产业结构、趋势的洞察,准确把握这个阶段的关键竞争要素。

为什么蒙牛用五年能成为中国液态乳业的一线品牌?

在蒙牛超速成长期的“营销驱动”背后,是蒙牛把握了中国乳业的阶段性关键竞争要素:以大众产品突破市场,以品牌宣传带动渠道渗透,以市场整合工厂及奶源。蒙牛这些营销驱动优先的战略,推动蒙牛从1999年行业排名119位,到2004年成为行业第二位。这说明蒙牛把握住了营销驱动阶段的企业战略重心。

蒙牛在成为奶业销量第一品牌的时候(2009年),开始暴露了过去十年里重营销(广告、促销)轻奶源基础的产业价值链薄弱点。说明蒙牛的增长,不能再依靠早期的营销驱动,必须改变企业资源配置的投向,向品质驱动、资源驱动转变。

竞争要素的判断决定了企业的资源投向,资源投向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最终加强企业的资源优势——这就是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内在机理。不是由于市场的原因,而是源于企业在关键竞争要素上的准确判断与持续投入。

成长型企业如果在生意红火的时候,缺乏对产业市场的研究与判断,尤其是不能从产业的高度理解现实的竞争,就着手企业内部产品群、管理效率的优化,那么即使增长迅速的行业,也很难超越竞争对手,反而会被竞争对手反超。

行业领先优势不会自动转化为行业领导优势。行业的创新或领先不是取得行业最终地位的入场券,成长型企业,特别是高速增长的行业,处在从小到大的关键阶段,首先要把握产业增长的关键竞争要素,才能围绕强化关键竞争要素制定正确的产品战略。

M038从小到大的产品战略关键词:结构、创新、战法

从小到大的阶段,产品战略以快速规模化及抢占市场份额为目的,把握以下三个关键点:结构化产品,创新性产品以及在由小变大过程中总结的产品营销“战法”。

结构化产品、创新化产品前面章节都有阐述,我们重点谈一下本阶段的第三个关键词:战法,即符合快速由小变大的产品营销规律。

战略虽然是一个词、一个逻辑、一个结构,但战略的实质内容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是截然不同的。很多人将战略误认为是必须坚持不变的规划(战略蓝图),这种认识在本质上是错误的。

战略的真实内涵是:任何战略规划都有前提条件,该规划是基于这些前提条件没有改变或关键条件没有变化;如果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战略规划就必须重新制定,否则就变成刻舟求剑了。这些前提条件包括外部竞争环境、企业实力及资源状况。

所以,对战略的精准表述是:不变的是战略的逻辑,而不是战略的内容。战略逻辑就是指战略制定的科学方法论。

 

图3-4制定战略的科学方法论

 

战略之天——行业机会与趋势在变,战略之地——竞争形态、企业资源与实力(企图心)也在变,战略及商业模式必然也要改变。但从看天时、察地利,到谋长策这个战略形成的逻辑没有改变。

企业在从小到大阶段的战略与从无到有阶段不同,这个阶段的战略关键点是战法,即销量为王、市场份额(可以兼顾顾客份额)为王。

很多企业度过了艰难的市场开发期甚至早期顾客培育期,但是在进入由小到大的快速发展阶段后,还是沿用市场开发及培育阶段的战略思维及战法,如样板市场策略、滚动复制策略、产品溢价策略等,就会让自己失去领先地位,让竞争对手反超。

从小变大阶段战法的核心是眼界决定结局。眼界指什么?眼界是指企业是否将产品聚焦在该阶段销售规模最大的价格区间及市场层级里,并围绕这个定位进行以产品为核心的营销要素的组合。

 

图3-52004—2009年青岛、华润雪花啤酒销量对比(单位:万千升)

 

 

到2005年,青岛啤酒一直占据行业第一的位置,2006年华润雪花第一次超过青岛啤酒,2009年华润雪花销量超过青岛246多万吨,形成了第一与第二的规模门槛。

青岛是世界知名的中国啤酒品牌,中国啤酒行业整合也发源于青岛1999年开始的并购,但青岛啤酒为什么输掉了由自己发起的中国啤酒行业整合的竞争?

这场争夺行业第一大战的真相不是因为资本或背景,而是雪花的战略及战法比青岛更符合啤酒市场的实际,尤其是雪花的产品定位,提供了资本整合需要的市场整合。

中国啤酒市场的结构是主流低(零售价2元/瓶以下)、主流/主流高(零售价3~5元/瓶)、中高档高(6~9元/瓶)、高档(10元以上/瓶),四个价格区间规模占比大致是2∶5∶2∶1。

青岛定位是中高档,华润雪花定位是主流。中国啤酒虽然从主流低价格区间的低价值市场里脱身,实现主流(含主流高)价格区间市场快速放大销量的局面,中高档、高档市场快速增长,但相比主流市场的规模而言占比较小,

青岛确定了“青岛啤酒”以中高档酒为核心的品牌战略模式,在其收购兼并的市场采取了“青岛品牌+区域品牌(山水、汉斯、崂山)+地方品牌”混合的品牌组合模式,地方企业必须主推定位主流价位区间的地方品牌,青岛品牌产品处于搭配销售的产品。

青啤产品定位(含品牌架构)的失调,使青岛品牌产品无法成为各地区市场的领导产品,占有率稍高的地方品牌又不能形成区域性(更别说全国性)强势品牌,这是青啤并购“吃进来消化不了”的根本原因。

华润雪花从一开始就制定了强势攻打主流(以及部分主流低)市场,推进华润雪花全国统一品牌、品牌+品种的主副品牌、限期压缩地方品牌销量占比、开盖有奖、深度分销等策略与战法。这些措施,使得华润雪花进入的每一个市场,都能很快地实现量产,并成为地区市场份额的领导者或第二品牌。

眼界这个词并无褒贬含义。如果青岛的战略就是先品牌后市场份额,这个结果就是青岛自己的选择。但如果不是,那就是战略错判,即眼界与战略目标之间不匹配。

华润雪花后发先至,成为中国啤酒产销量第一的品牌,是其营销战略(以大众主流酒为核心的战略及商业模式)符合中国啤酒市场的主流化、饮料化特点,形成资本驱动与市场(销量)驱动的良性互动。这是眼界决定了最后的格局。

啤酒争霸的案例在过去的三十年间是普遍现象,在太阳能热水器、家电产品(如微波炉、小家电、空调等)、饮料、牛奶、家电零售连锁、经济型连锁酒店等产业领域,都发生了类似的竞争景象,领先者在市场高速成长期里失去了领导地位。

由小变大的阶段,对于同一个品类的产品,企业产品的定位不能偏离规模最大价格区间或市场;即使是差异化或者错位化经营的产品,也应遵循同样的规律。

鲁花花生油,在大豆油、调和油市场已经被金龙鱼、福临门两大品牌垄断的情况下,走差异化的花生油产品之路。花生油在中国食用油品类消费规模结构仅占9%的比例,处于大豆油(35%)、橄榄油(25%)、菜籽油(19%)之后,鲁花成功地成为细分品类里的标杆性领导品牌。

从小到大的阶段,无论在大品类还细分品类,产品营销必须以成为市场份额第一或前三名为目标。

如果企业不能实现这个目标,就要在战略上放弃以规模化为目标的产品战略,转为价值化的产品战略。饮料的规模化产品战略的娃哈哈已经实现了500亿元规模,采取价值化产品战略的汇源果汁、椰树椰汁、露露杏仁露、农夫山泉等,规模还不到娃哈哈的10%。

M039从小到大的成功心法:“能打”型战略思维

规模成长期的企业,核心问题是“能打”,这是企业战略的核心,即构建企业能力体系与核心竞争力。这一阶段企业的增长速度,由“企业能力”这个“秤砣”的分量所决定。

这个阶段企业的机会比较多,诱惑更多。那些什么机会都抓、每个诱惑都不舍得放弃的企业,由于不能聚焦在核心能力的构建,会很快被机会所累。

中国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度集体“瘦身(改造组织架构、治理大企业病)”,战略上“核心扩张(同心多元化)”、“回归主业(不熟不做或慎做,非主业行业退出)”,反映的正是对盲目抓机会“贪吃”导致“消化不良”的战略反拨。

此时企业应该把握的机会,是主业上的纵向与横向商机寻找(如渠道下沉、深度分销)、管理精细化(终端运作专业化、广告创意与媒体策略的优化)、企业股权及激励机制改革释放出来的人员主动性活力(如分享股份、管理层收购等)。

这个阶段,企业已经有实力去购买外部市场研究、咨询顾问、广告创意等智力资产,同时企业的决策过程应该从“老板一张嘴”,变成民主集中制:管理层讨论、老板决策。

老板既可以通过管理团队、外部研究及顾问的途径,进行机会判断,也可以将自己的感悟变成课题,交由管理团队或外部研究顾问机构去验证。这一阶段企业战略制定需要形成一定的方法论模式,进行快速的、高质量的操作,以推动企业战略决策的形成。

对于企业的转型(如进入新行业领域)、新商业模式、突变型的市场因素,取决于企业高层团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老板(最终决策者)的感悟能力,不能操之过急。

有的企业在这个阶段贸然进行管理变革“大跃进”,事业部改革、人事体制改革、激励机制改革等,很容易在市场出现异动的情况下,发生“组织自毁”。

实达的组织变革、康佳电子的产品管理流程改革、旭日升的“土枪变洋炮”人力资源变革,都是企业在外部市场竞争能力削弱的时候采取的错误管理变革,这些管理变革成为企业夭折的重要原因。

能打战略思维的核心,除了从无到有阶段对于产业趋势或行业趋势的洞察外,专业的战略分析方法论(如跨国咨询的分析模型)、专业的市场研究(行业、竞品、消费者等),科学的决策流程,也成为决定企业未来的要素。

能打的核心靠的是科学与团队执行力,不再是靠个人灵感与激情,产品本身也要进入科学化精益管理阶段。

 

 

产品营销箴言

 

从小到大阶段,产品战略的三个关键点:结构化产品,创新性产品以及在由小变大过程中总结的产品营销“战法”。规模成长期的企业,核心问题是“能打”,即构建企业能力体系与核心竞争力,这一阶段企业的增长速度,由“企业能力”这个“秤砣”的分量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