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半普药”——爆破普药企业三低困境

第八节 “半普药”——爆破普药企业三低困境

章建楠

普药红海竞争激烈,此消彼长,因而成长和突破成为普药企业的主旋律。但成长的烦恼不断却又挥之不去,难到只能随波逐流?在这里,我们尝试剖析普药企业常见困境,浅议突破成长瓶颈的路径。

一、从三低困境到普药突破

每到普药企业,最常听的三句话是:“事情做了,但没有效果”,“钱花了,但没有回报”,“指标订了,但很难完成”。这反应是一种普遍现象,既反映了行业的真实情况,也反映了企业低效、低利、低增长的成长困境。

所谓低效,包含两方面的意义:

1)由于没有明确的销售方向,没有创新的销售手段,造成销售费用投入产出比不高,市场份额没有扩张,销售规模没有上去。

2)销售能力不足,销售模式落后,虽拥有众多的产品资源,却没有充分释放产品潜力。

所谓低利,体现在三个方面:

1)生产成本控制能力低,没有做到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成本最低、最优。

2)产品结构不合理导致利润很低,大量低/负毛利率的普药产品占了主要的销售额,高毛利率的普药产品没有做出规模,有些可作为高毛利率销售的普药产品却以低毛利率销售。

3)费用管理能力非常弱,销售费用居高不下,造成大量销售费用的浪费。

所谓低增长,就是缺乏增长的驱动力,没有增长后劲,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

1)销售模式很传统,是简单的渠道模式、价格销售;市场管控意识缺位,市场管控能力缺失。

2)很多企业虽然借鉴了销售新模式,如二级分销、深度分销,但对新模式的本质认识不深,对新模式的关键节点没有把握,所以没有真正提升销售。

3)在销售理念上,销售人员不愿意改变,不接受新思想,变革意识比较低,学习意识比较差,思维还停留在业务员的层面,没有转变到市场管理者的层面。

面对困境,总有企业抱怨:“新产品不给力,找不到突破点。”据笔者观察,大部分普药企业不是没有好产品、新产品,而是只会吃老产品,吃老市场,不会玩新产品;总是用老眼光看新产品,用老模式做新产品,用老手段玩新产品,造成新产品“早衰”。没有对普药产品线进行全局性思考,只对个别产品的个别点进行思考,就无法取得突破。

普药企业要突破成长怪圈,可以从战略和战术层面思考:

1)战略层面上,普药企业从长远上来讲要做大的转型,向品牌化、基药化和直供化转变。在这个基础上,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围绕产品制定营销策略,提升营销手段。

2)战术层面上,就现有产品进行产品梳理,优化产品结构,变革销售模式,增加操作手法。战略突破要先以产品结构优化和销售模式变革为基础。中小企业面临现实困难,需要先在战术层面上突破,以现有产品进行突破。

二、没有相同的产品,只有雷同的策略

普药流通模式的核心是费用驱动,关键是对通路和终端的掌控。企业通过费用抢占有限的市场容量,挤占同类竞品的市场份额;通过合理的利益投放,疏通稳定通路和终端,保证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所以,我们首先需要梳理产品线,筛选出有毛利空间的、适销对路的产品,找到费用的有效来源,将费用花到关键性的通路节点和针对性的营销活动上面。

对产品进行梳理以后,我们会发现:有一部分普药产品具有较高毛利空间,能够满足商业促销和终端促销的利益链设计要求,我们可将这类推广型产品称为“半普药”;大部分普药产品毛利空间较低,不能做促销设计,这类流通型产品可称为“大普药”。具体如表5-1所示。

 

5-1药品产品梳理的分类标准

分类

目标市场

毛利空间

生命周期

大普药

非高端医院市场

小于30%

产品处于成熟或衰退期,无需医生和消费者教育,可以主动处方和自行购买

半普药

非高端医院市场

高于30%

产品处于成长或成熟期,终端认知相对不足,需要医生教育和消费者教育

新药

高端医院市场(二级以上医院,含县医院)

高于50%

产品处于导入或成长期,终端认知不足,需要逐层进行医生教育

“半普药”和“大普药”分类是建立在产品力和价格力区别基础之上的:其根本因素在于产品力,即产品的生命周期和产品特性;核心因素在于价格力,即可用于市场操作的毛利空间,这是流通利益链重置的驱动力量。对于处在成长期和成熟前期的“半普药”产品,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市场推广和医学教育提升产品认可度和销量;对于处在成熟后期和衰退期的“大普药”产品,企业对其进行市场推广的投入产出率很低,往往也没有这样的市场推广费用。普药产品多是自然流通与销售,但“半普药”有较高的毛利空间,可以在一个立体的流通体系中设置商业促销和终端促销,由利益驱动加速药品的流速,成为整个药品流通链条上的黏合剂和加速剂。

三、以“半普药”重塑销售体系

以“半普药”为基础,设计利益链的合理分配,建立普药企业所需要的可控的、立体的二级分销体系,带动整个普药产品线销售业绩的提高。在一定规模“半普药”促销利益的驱动下,通过先人一步的市场策略,在各个通路节点上,以压迫式打法驱逐竞争对手,加速普药产品从普药企业、向各级商业流通企业及终端客户顺畅流动;持续通过转变合作、下沉服务工作,形成对临终端和终端客户的掌控,形成对市场的掌控,保障企业业绩的增长,实现销售规模和销售利润的双提高。

“半普药”产品的选择不但是根据一定标准进行的筛选产品,更是在产品策略和产品战略层面上的设计与再造。在一个治疗领域或者一个细分市场,树立“半普药”产品龙头地位,并与“大普药”产品形成一个或几个产品组合或销售组合,满足不同层次商业公司的需求;根据产品规划建立产品梯队,通过“半普药”产品的成长与替换,不断驱动整个普药产品线的优化与提升。但很多普药企业经过多年的价格竞争,其大部分产品毛利率不足30%,很难选出合适的“半普药”产品。这种情况下,通过筛选有产品力的产品品种,考虑合理的产品组合,通过产品规格的重新设计、新规格的重新定价,重新获得较高的毛利空间,设计成为支撑型半普药产品。

立足于眼前,以现有“半普药”突破三低困境,既是战术的选择,也是战略的选择。“半普药”产品选择的实质是产品结构的二次优化,改善了盈利结构,带动了销售模式的变革。企业也由此建立了可控的销售渠道和业务体系,并为潜力品牌产品成长提供通路和路径,为三低困境战略突破的坚实模式基础和体系基础。

选择半普药,赢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