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型店长首先应该是个“会管理”门店的领导,对门店的事和人既要会“管”,又要会“理”。如果只“管”而不“理”,那就不能称之为“管理”。很多店长都是从终端的导购员一步步做起的,因为平时的表现优秀、销售业绩突出,得到领导的赏识和提拔,才慢慢成长为一名管理者。
以服装专卖店为例,无论品牌门店,还是商场的专柜,可以说目前管理型店长还是占很大的比例。毕竟,从早晨开门进店到打扫店内外卫生,再到播放音乐、组织下属员工一起开晨会、陈列部分道具和商品,以及迎宾、接待顾客、销售产品……每天所做的事情无外乎就是那些零零碎碎的“小事”,而且在店内有导购人员的情况下,很多琐屑的小事根本就不需要店长亲自动手。所以,很多店长每天的主要工作往往就是例行检查,和下属员工做简单的沟通。久而久之,店长就很容易养成只“管”和少“理”,甚至是“不理”的习惯。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店长经常不在店内的现象是不是很常见?店长人不在现场,但往往一个电话遥控下属做事的情况存不存在?特别是在商场专柜,这种现象十分常见。
我们知道店长的角色定位基础就是“管理”,既要管理好店面的日常事务,又要管理好团队成员。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店长的工作重心还是要偏向于内在的“理”,而不是表面的“管”。“理”什么?理下属员工的销售思路,培训团队的整体业务能力,甚至是做到关心每一个成员的成长,以及店面的日常销售思路总结和分析等。
首先,店长应当是一个以身作则的带头人,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不应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抱着侥幸心理。例如在营业时间内,认为离店一会儿,门店没有人一般不会有什么影响这样的想法。特别是在商场,经常有顾客走进某个专柜,想买东西却找不到销售人员,或者即使有销售人员在,关于某款产品的细节性问题,有的居然一问三不知。原来,此销售人员不是该专柜的,而是隔壁专柜的人在帮忙照看,因为该专柜的销售人员临时有急事不在。如此一来,不仅影响该门店的产品销售,该服装品牌的形象也会在顾客心目中大打折扣。销售人员擅自离岗,造成“店空”影响销售的主要责任还是在店长,因为是店长没有管理好下属员工,或者说在人员的排班上存在问题。
其次,作为一名管理型店长,还必须具备和下属员工进行有效沟通的领导能力。店长应该清楚了解每一个下属员工的特质和特长。正所谓“知人善用”,每一位员工都是店长手里的牌,什么样的员工适合站在门口迎宾,什么样的员工擅长销售,什么样的员工能将店内琐事做得漂亮,在什么时候出什么牌,以及出好每一张牌才是店长应该做的事。所以,具有情境领导能力的店长,在和每一个下属员工进行有效沟通时,总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话说到员工的心里,把销售技巧装进员工脑子里,从而打造出一支手脑并用的高效率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