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凡是在传统文化上面,不管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只要心性修养好的人,就不会出现这种状态。
前几天才去世的文化大师季羡林、任继愈两位先生,年近一百岁的老人,在同一天去世。但是在去世之前,他们的神志都是非常之清明,一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国家领导人去看望他们,他们也一清二楚,一点都不犯迷糊。为什么?这就是在传统文化上有修养的人才能够表现得出来的。我们一般的人,在座的年轻人居多,如果年龄稍大一点的,经历过家中有老人过世的情形,你去体会一下临终的过程试一试。说实话,能够在临终之时保持清醒状态的人是非常少的,往往临终之前很多天,就已经处于昏迷状态、痴呆状态,然后一口气上不来,就没了。
在传统文化上真正修养很高的人,那就大不一样了。禅宗里面经常说要看“末后一着”,不看你嘴上说得怎么样,不看你平时讲经说法怎么样,你的真实功夫,就看这个“末后一着”。什么叫末后一着?就是看你临死的状态是不是很潇洒、很自在。你的修养究竟有多高?平常怎么道貌岸然,都不算数,就看你末后一着,面临生死时的状态,这才显现你真实功夫的高低。
冯老师的师父,也就是我们的师公啦,以前成都昭觉寺的本光法师,平常你看这个老和尚也没什么了不起之处,还经常发脾气,不对时还要打人、骂人。有些人看不懂,说您老学佛几十年,又是一个僧人,这点脾气都管不住啊?很多人还很怕他。但是,老和尚临终一着表现出来的境界,那就是稀有难得,非常人可比。
1991年的一天,一群徒弟们跟老和尚一起喝茶聊天。老和尚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说说笑笑,很开心。大家聊了一会,老和尚半开玩笑地说:“八月十五月儿圆,本光法师上西天”。大家也没在意,以为是老和尚随便说说。古代禅门就有个传统,这么一说,就算是个预言,预言自己什么时候离开。但大家看老和尚身体也很好,精神也很好,神智也很清明,所以也没当回事。很快中秋节到了,大家仍然到昭觉寺跟老和尚一起过节。到了寺里,在院子里把老和尚请出来,一块儿赏月、吃月饼、聊天。结果,就在月亮刚升起,升到院子屋顶上的时候,老和尚一看,哦,月亮升起来了!只见他把头一仰,人就不动了。大家好久才发现老和尚没声音了,凑拢一看,老和尚已经没气了,走人了!
大家看,老和尚提前就预言了这个事情,不是得道高僧,谁有这样的本事啊?现在也有很多佛学大师啊,但看他们临终的状态,就很难做到预知时至,来去自如。这个就是“明心见性”上的功夫!末后一着,非常漂亮,说走就走,绝不拖泥带水。这是真功夫啊!这个功夫是怎么练出来的?就是你心神常在。人家一辈子都处在“心常在焉”的状态,人家的心神是从来就没有缺过位的,这样功夫就到家了。如果你经常是心神缺位,那你就不堪一击,理论水平再高也没用。这里说“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正其心就是要随时保持“心在位”的这样一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