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从根本出发:发展你的情绪智力

先来看看著名的软糖实验:

实验人员把一组4岁儿童分别领入空荡荡的大房间,只在一张桌子上放着非常显眼的东西:软糖。

这些孩子进来前,实验人员告诉过他们,允许你走出大厅之前吃掉这颗软糖,但如果你能坚持在走出大厅之前不吃这颗糖就会有奖励,能再得到一块软糖。结果当然是两种情况都有。

专家们把坚持下来得到第二块糖的孩子归为一组,没有坚持下来只吃一块糖的孩子归为另一组,并对这两组孩子进行了14年的追踪研究。

结果发现,那些向往未来而能克制眼前诱惑的孩子,在学业、品质、行为、操守方面,与另一组相比有明显优越的表现。

这说明,决定人生成功的因素并非只有传统智商理论所认定的那些东西,非智力因素特别是情绪智力对个人的成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所谓情绪智力,简称情商,这个概念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的萨罗威(Salovey)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玛伊尔(Mayer)提出的。它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情绪智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包括:

(1)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指的是了解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和心理倾向,以及自己所具有的直觉能力。即当自己某种情绪刚一出现时便能够察觉,它是情绪智力的核心能力。

(2)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指的是控制自己的情绪活动及抑制情绪冲动的能力。

情绪的调控能力是建立在对情绪状态的自我觉知的基础上的,是指一个人如何有效地摆脱焦虑、沮丧、激动、愤怒或烦恼等因为失败或不顺利而产生的消极情绪的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会影响一个人的工作、学习与生活。当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低下时,就会使自己总是处于痛苦的情绪旋涡中。反之,则可以从情感的挫折或失败中迅速调整、控制并且摆脱而重整旗鼓。

(3)情绪的自我激励能力。指的是引导或推动自己达到预定目的的情绪倾向的能力,也就是一种自我指导能力。它要求一个人为服从自己的某种目标而产生、调动与指挥自己情绪的能力。

(4)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就是所谓同理心,亦即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设想。愈具同理心的人,愈容易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也愈能觉察他人的情感状态。

(5)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指的是善于调节与控制他人情绪反应,并能够使他人产生自己所期待的反应的能力。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智商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有的人之所以成功,有的人之所以未能成功,与各自的情商有密切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情商表现的是人们通过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来提高生活品质的能力,即如何激活自己的潜能、如何克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如何使自己始终对未来充满希望等。

当我们能够不断发展自己的情绪智力,从而对情绪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实际上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选择情绪。

有人参考“踢猫效应”,编过这样一则故事:

在一家股份制企业里,董事长亲自制定了一条规定:每一位员工必须按时上下班,并且由办公室人员具体负责,将考勤与工资、奖金、福利等直接挂钩,奖得多,当然罚得也多。形成制度后董事长很积极地每天奔波于公司与家之间,即使一点事儿都没有,他也会早早起床开车来到公司刷考勤卡,一直到很晚才下班回家,被员工尊为楷模。

可是有一天早上,董事长比平时起床晚了一些,洗刷、吃饭都比平时迅速了很多。但他没有想到上班高峰期的可怕,他的“大奔”周围满是急匆匆地上班族,看着别人骑着自行车轻巧地走了很远,心里不禁平添几分焦躁。

结果,他晚了,有些恼火地刷了卡,虽然就差2分钟。

他烦躁地来到办公室,冲着主任嚷了几句:“最近的工作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在办公室方面一直不见有成效?再这样默默无闻下去,我就撤了你!”

董事长转身走了,主任:“我辛苦的时候,你看见过吗?公司离开我行吗?大事小事都得我操心,看我为公司付出了多少,竟然对我说这样的话!”正好行政主管走过来请示问题,主任就嚷嚷开了:“大事小事都得要我决策,要你干什么吃的?遇事总是不用自己的脑袋认真想想,再这样下去,你就自动从我眼前消失吧!”

行政主管出了门,心里想:“谁说我没有动过脑子,我想了那么多方案,只不过要你一个意见罢了,牛气什么啊?没有我,这些事能办得让大家满意吗?”想想刚才的情景气就不打一处来,看见正在印文件的秘书,也忍不住了:“你到底会不会快一些?就这么笨手笨脚的?当初就不该要你!这批文件下午2点之前做不出来,明天你就不用来上班了。”

秘书刚刚摆弄好打印机,满手的碳粉还没有来得及洗,就被臭批了一顿,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什么时候慢过?要不是打印机坏了,哪会等到现在啊?”赌气把主管的文件摔到地上,可是冷眼一瞧,文件还不少,忍着气,没有把它给扔到碎纸机里。就这样到12点也没忙完,气鼓鼓地吃不下饭,到1:30终于舒口气儿。可心里真不是滋味儿:“自己整天加班都没有一句怨言,辛辛苦苦工作,连孩子都没有照看好,还挨训,没有我,你们能行吗?”

就这样,一天过完了,秘书闷闷不乐地回到家。进屋一瞧,儿子正在厨房里瞎捣鼓,顿时来了气:“我说你这个败家子儿,哪天不让我操心?我白养了你这么大,再不去写作业,我就把你丢到大街上,不要你了!”

儿子满脸委屈,虽然自己是心疼妈妈,想替她做顿晚饭,但看着盛怒的妈妈却不敢出声。只好站到走廊里,看见自己的宠物——一只大花猫,就朝它狠狠地踹了一脚。花猫“喵呜”一声,钻到沙发底下去了。

花猫毕竟只是一只猫,不会再把怨气撒出去了。于是,由董事长带来的怒气转了一大圈,终于消失了……

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情绪就像超市的货品,我们是可以选择的,当负面情绪出现时,我们应该马上意识到,然后选择好的情绪,不要让负面的情绪控制自己。

所以,有诗可云:

情绪智力很重要,觉察调控先做好;

识别他人加关系,自主选择定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