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赚不赚钱靠店长,从懂管理到会经营》
店长的角色(三):决策的执行者
店长在一家专卖店担任的角色有很多种,具体在面对某项工作时所扮演的角色又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是:店长到底是做一个出色的“管理者”还是做一个很强的“执行者”?事实上,一个管理出色的店长,其在工作的执行层面也一定很强。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案例,某品牌家纺在某城市开了一家新的专卖店,因为公司领导的重视,这家店的导购人员都是从其他城市的老专卖店里抽调过来的,只有店长是在当地临时招聘的。但是新店长到这家专卖店上班不到一个月就主动向上级领导递交了辞呈,领导感到很诧异,就问新店长为什么要辞职,说公司还打算好好培养她,怎么突然说走就要走?新店长深深地叹了口气,说自己实在是没能力管理这家门店。
原来,新店开业的这段时间里,为了吸引顾客,基本上天天都在做促销活动,工作量之大便可想而知。更要命的是在活动过程中,老导购员因资格老,对新店长的吩咐总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完全不当一回事。新店长叫不动老导购员,只得全身心地投入促销工作中,一连二十多天累得都快不成人形了。所以活动一结束,新店长经过谨慎考虑,最终还是决定不等下次促销活动到来就选择辞职。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新店长完全没有搞清楚自己的实际位置,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不但没有及时反馈给上级领导,反而是自己默默承担起大量工作的执行者。这个新官上任的三把火还没有烧出来,就已经偃旗息鼓了。
店长作为门店大小事务的“管理者”角色是毋庸置疑的,但店长又该如何做好一个门店的“执行者”?
(一)决策的执行果断有魄力
新官上任为什么都要先烧三把火?作为店长,首先应该明白“我”才是这个门店的最高领导,有着“说一不二”的决策权和执行力。对下属员工的任务下达,通过沟通协商之后,员工必须无任何理由和借口去执行。
当节假日到来,门店有促销活动计划的时候,上级领导或老板一般都会提前找店长讨论促销活动方案,根据各专卖店的实际经营状况,以及货品库存情况制定活动的详细方案,然后将任务分配给各个店长。
实际上,店长在接到任务命令之前,心里就应该对参与活动执行的人员分工有明确的想法。什么样的员工适合做什么样的事情,需要多少人一起来完成这次活动,如果人员不够该如何想办法,等等。当这些都做到心中有数的时候,就可以在活动开始前把员工都聚到一起,开次决策会议。
会议上,店长要把活动详细方案说清楚,然后告诉员工,对于这次活动,公司领导或老板十分重视,而自己作为店长又是这次活动的总执行人,活动的成败既影响门店的年度销售业绩,又考验自己对活动执行的能力。自己虽然到该门店的时间不长,但和大家的相处还是挺顺利蛮开心的,所以希望大家都能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力来认真对待这次活动。这时候,店长也可以明确告诉员工,自己是个对做什么事情都精益求精且充满激情的完美主义者,所以对活动的决策与执行要求十分严格,如果有人做得不到位,自己看到了肯定会很直接地指出,甚至还批评,所以希望各位都能认真细心地对待。
当店长把自己对活动的要求、想法、立场和态度都很明确地传达给下属员工,表明自己果断的执行力之后,就可以把工作分配给相应的员工,并和个别有意见或想法的员工进行单独沟通,决不让任何员工把任何情绪带到活动中。
店长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始终要明白自己是一个管理者,要时刻把握住活动现场的大局,在员工面前,即使是新店长,也要表现出自己强硬的执行态度和魄力来,体现出必要的“领导范”。
(二)检查执行快速到位
店长在做好决策工作,将任务分配下去之后,接下来就是对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检查”。
活动开始之前,促销货品的准备有没有到位?具体的负责员工是谁?没有到位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时候能到位?会不会影响活动的进行?活动现场的布置已经进展到哪一步?进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主要负责人是谁?进展速度要不要提高?怎么去提高才不会影响活动的顺利进行?人员的安排上,从迎宾收银、促销导购、现场的秩序维护到安保人员的安排,甚至是活动现场的音乐播放、电工技工,这些都要安排的滴水不漏。除此而外,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店长在安排好所有的工作之外,至少还要安排一到两名员工随时待命,为的就是防止突发事件的出现,如有员工突然感到身体不适等。
检查执行工作的快速到位,既体现店长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又能在提升工作能力的同时在团队中树立“说一不二”和“说到做到”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