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5+X人才甄选模型的岗位对标内涵(上)

采用5+X人才甄选模型进行招聘面试甄选,其前提假设不仅是对每个岗位的求职者,进行这六项素质要素的甄别,而且要根据岗位的素质胜任特性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与人的素质特征要素进行逐个比对匹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5+X中的每个素质要素进行强度分级,以便于在岗位要求与求职者的固有素质特征间进行吻合性比对。

具体操作方法首先是将六个要素进行强度分级定位,通常是由低到高分成1级、2级、3级、4级、5级。

1.职业品格

1级:责任意识与规则意识均属于被动性行为与思维,需要在外部强制力影响或约束下才能达成,也可以认定其没有主观认知上的责任与规则概念。

2级:责任意识与规则意识,需要有直接监督或间接监督的条件才能实现。常常表现为完成工作任务态度消极,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对待制度、流程等工作规则抱怨较大,充满怨气,在失去监督的情况下会主动钻规则的空子。

3级:具备一定的责任意识与规则意识素养,能认清依标准要求完成工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能认识到遵守规则是自我管理的基本要求。属于‘随大流’型。偶尔有懈怠工作或违反规则的现象,当被指出后内心有愧疚感,并能及时改正。

4级:自身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与规则意识,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严格按要求进行,具备一定的自我约束意识;没有特殊情况不会触犯纪律,能自觉遵守制度。

5级:有坚定的责任与规则意识,对待工作积极主动,不但要按标准要求完成,而且会力求做到更好、更出色;能深刻理解并遵守规则,同时,有监督他人的习性。当自己没有做好工作或偶然违反规则时,会感到深深的内疚与自责。此类人属于‘“安排了即不用管的类型”’,是企业中难得之才。

2.认同力

1级:极端的我想什么即是什么类型之人,没有任何换位思维习惯与意识,有很强的‘自负’心理,对与错全凭自我价值理念体系的评价,我行我素,即使是在事实面前,也会给自己找固执己见的理由,属于极难说服或改变观念之人。

2级:自我意识强烈,不愿意改变自我认知,总谋求用自我理念来指导他人。但在事实或众人都认可的情况下,或者有较大外部压力下会勉强认同。

3级:能够倾听他人意见或观点,虽然倾向于坚持自我理念,但在事实面前会做出改变,或承认自我理念的不足,但他们改变自我的前提是要求别人的观点,能实实在在地使其臣服。他们有时会进行换位思考,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愿意接纳,但是有前提条件,即,必须是自己完全被说服。

4级:一般情况下,会注意倾听他人意见、建议,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有一定的换位思维意识和习惯。但有时会积极在内心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理念和证据,以期在能抓住机会时证明自己的观点和理念的正确。他们宽容别人的缺点和问题,能理解他人。

5级:无论自己有什么样的态度和观点,对待他人或不同的观点、问题首先是接纳。他们的信念是‘“存在即有理由”’。对待每一个问题都能做到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已经成为了成为其习惯性行为。他们善于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对每一个问题不管是好,还是坏,都能找到积极因素,并将其转换成工作或生活的动能。他们接纳新理念、新事物的速度极快。

3.学习力

1级:学习的意愿、持续力、效能三个要素,在其身上无一突出体现。属于走出学校即离开学习之人,甚至根本就没有完成好学校的学习(如九年义务教育),其知识、经验、技能的取得,均为被迫无奈之举。一年里绝对不会主动去读一本书。

2级:学习是兴起而为,有意愿了就学习一阵子,没意愿了即抛之脑后,一般不会主动学习,其工作技能的掌握与提升是比较下的被迫主动,或迫于面子的行为。年读书量在为一、两本,没有学习与进步的自我规划,更没有学习的主动性。

3级:其最常使用的学习方法是碎片化学习,即,听他人讲的、报纸上读的、跟着别人练的,大部分知识的获取是通过浏览手机,、看看电视,翻、翻杂志,或培训等方式,有时也会读书。学习在兴趣高起高涨时,会制定计划,但不能持续坚持,其进步大多是通过引导、鼓动的情况获得。年读书量一般在五本以下。

4级:有较为清晰的学习目的,职业倾向明显,学习一般是围绕职业需求进行,持续力较强,有良好的效能,学习意愿强烈。善于结合工作,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其学习大多是主动而为,知识的摄取具备一定的系统性。

5级:学习意愿强烈,持续力强,效能良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长远的规划,能抓紧任何可利用的时间、机会进行学习,并注意学以致用。善于总结学习经验,善于利用各种渠道学习,对工作、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能以学习的态度对待。积极运用学习到的知识,并在实践中使其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