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法详解】
1.左掌心往下滑落扶于右肘眼。
图 4-141 图 4-142 图 4-143
2.左脚踩下将重心平移至右脚心,左手不动,同时右手随着身体移回,使双手成环抱十字交叉,既可保护自己,也是发人攻人之势。
图 4-144 图 4-145 图 4-146
3.重心仍在右,并略为再落胯下沉,同时双手向两旁卷开与肩同宽。
图 4-147 图 4-148
4.右脚踩下将重心平移至左脚心,两手臂松肩垂肘,随着重心逐渐移往左脚,夹脊吐炁,保持美人手,成按劲之动作。
图 4-149 图 4-150 图 4-151
【师父叮咛】
如封似闭的第一个注意事项是,左手沉落到右肘下方轻贴。这动作看似单纯,但实际上是听劲与推手训练的一个重点。我们班有些同学以前学过推手,所以我先简单说一下。当两人推手相互碰触时,这个些微的动作除了可以沾、粘、贴随住对方,可以听对方的动向与来力外,更可以借由沉落肘部下方的动作,来达到向对方掣肘,控制对方的力源,并锁住对方行进的方向。太极拳是女人绣花,是绵里藏针,你必须非常仔细地揣摩每个细部动作,不能轻易放过。
第二个重点,不管是两手相互交叉还是展开再按出,一切小臂的开门关门动作之枢纽都在肘部。以肘部为支点,以根劲为劲源,进行前进后退,开合互换。不要两只手自己动来动去。当后脚踩下去移动重心往前时,两手夹脊吐气而按出,此时脚停手停,手停脚停。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郑子太极拳三十七式的任何一个动作,都必须符合这个原则。如果说太极基准八法是各派太极的共同准则,那么就郑子太极拳而言,这个“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就是太极基准第九法。
第三个重点,两手十字交叉不只是外形,它是防御自卫的动作,更是发身劲的一种。双手一交,可攻可守,可拿可发。一个看似简单的两手交叉,其实包含了掤劲、捋劲、挤劲、按劲、採劲、挒劲、肘劲与靠劲等八种劲法,大家在练习的时候要多加思考。
【每日功课】
1.靠山功30分钟、行功15分钟、熊经功15分钟、预备式,如封似闭25次。
2.左掤定势8分钟,右掤定势8分钟。
【本周心得】
这周上课,除了新动作的学习外,师父不断地要求我们虚脚要更放松。他说:“虚脚的胯要再松、再沉,越松、越沉。操根的重点并不在实脚,而在于虚脚的所有一切是否能彻底松透。虚脚能松透,实脚才能沉落脚底,才能练出根劲。”我自己在家练习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师父这些话,不断响起:虚脚要松、要更松、要越松越好;虚胯要落、要更落、要越落越好。
以前我在练拳的时候,重点都放在实脚上,虚脚只是轻轻放着。在经过师父的不断强调后,实践证明能否更好地做到虚实分清,是实脚跟劲的养成的关键所在。每当我要求自己虚脚跟胯要更松、更落时,实脚就会不断地往地底下插得更深,有入木三分的感觉。这让我对师父口中经常挂着的接地之力,开始有了一定的理解跟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