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店没有好位置,为什么不试试这个方法?

想开店,位置不好,怎么办?我有四个建议,可以改善位置的劣势:1、引入新的助销物料;2、增加新的助销动作;3、进入差异化位置;4、重新定义品类。


今天,我简单介绍一下重新定义品类,来改善位置劣势的方法。


我们常说屁股决定脑袋,但有时候脑袋也能决定屁股。比如同样一个人,在社会上我们看她的角度不同,她担负的角色就不一样。对女儿来说她是妈妈,对路人来说她是一位女司机,对员工来说她是好领导,对商场来说她是一位消费者。


身份不同的时候,她所担负的责任就不同,她解决问题的方式就会有差别。这个道理用在门店位置的选择上,同样适用。

 

举个例子。国内某知名箱包品牌,在某家电商平台上的销售一直是稳居前列。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随着该家电商平台内部人员调整,调过来负责箱包类目的新总监,对这个国内箱包品牌的态度一直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总结起来三个字:看不惯。直到某次,直接对该店的几款热销产品,做了下架处理。


这下可把箱包企业的老板给急坏了。企业的老板带着副总,试图通过多种渠道与这位新总监改善关系,结果新总监就是以各种理由避而不见。这位老板把能够调动的资源都调动了,恢复上架的事情始终没有进展。


最后,企业的老板和副总一合计,与其一条道走到黑,不如换一个思路。箱包类目不是上不去了吗?上不去就干脆别上了!经过朋友指点,他们发现箱包原来不仅可以在箱包类目销售,还可以在户外产品类目、还可以在电脑配件类目上架销售。


一合计,直接通过正常的程序申请,开始进驻这两个类目上架销售。由于该品牌属于国内的一线品牌,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消费者基础。而户外类目、电脑配件类目的小二们,根据热销指数,对该品牌的推荐力度不断加大,销量也就很快就恢复了上来。


后来箱包类目的负责人,看到户外类目、电脑配件类目的箱包销售比自己类目的还火,又调转头来主动邀约该品牌的企业重新上架。

 

进入新类目,其实是变相开发了一个新渠道。当扎堆的位置进不去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换一个思路,也许还有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