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用车经销商客户管理现状

2015年,深远团队对某品牌60家经销商客户管理的状况进行了调研,分别从组织及人员、客户管理工具、客户管理意识及流程、客户管理制度、客户经营等5个维度进行了定量的指标测评。结果如图5-1所示,综合评分仅为39分。目前,商用车行业经销商客户管理工作评分基准参考值一般为70分,显然,该品牌经销商在客户管理工作上还有很多功课要补。

图5-1 某商用车品牌60家经销商客户管理工作调研评分

调查结果显示,因为各种原因,商用车经销商在客户管理工作中,普遍缺乏相应的基础性制度保障,无明确组织及人员,缺乏有效的工具、流程及制度,导致客户管理管理工作难以执行落地,使得客户信息总体利用程度很低。

一般来说,客户管理工作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客户信息档案管理、客户关怀与维护、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户投诉处理、客户信息数据分析及应用、重点客户开发与维护等。其中最基础的就是客户信息档案管理,它是开展其他客户管理工作的信息源头,决定了这些工作的成效。然而,很多经销商一直做不好这个最基础的工作。具体表现就是:

(1)总体缺乏客户管理意识,很多经销商都未设立专职客服管理人员,而是由销售顾问自行管理客户信息。这样做有两个严重后果:一是信息记录缺乏统一要求及标准,导致经常出现销售顾问的手机通讯录里有20多个“李老板”的现象;二是容易导致宝贵的客户信息严重流失,最终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下面这个真实的案例就以惨痛的代价说明了这个道理。

从2007年到2013年,某商用车品牌战略经销商累计销量超过3000台,但是企业客户信息基本是由销售人员私人掌握。不过,这段时期员工比较稳定,这个做法似乎没有什么不妥。不过到了2014年,某区域直营店长离职去做了二级经销商,他不仅带走了3000个基盘客户,还带走了300个保有客户和30个忠诚客户。这对该战略经销商来说,犹如当头一棒,直接导致该经销商在当年的业绩直线下滑,最后到2015年不得不放弃该区域市场。

(2)一些已经使用客户信息建档工具(CRM系统或《客户信息档案表》)的经销商,由于未能有效把关,在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与有效性未做严格审核,加上缺乏明确清晰的流程与更新维护缓慢,导致现有的客户信息利用价值很低。在辅导某商用车经销商时,深远团队让其导出并重新筛选CRM系统内的客户信息,结果发现2600余条客户信息档案,有效的仅1000余条。

(3)存在大量的“僵尸档案”。所谓“僵尸档案”,就是客户信息有效,但是长时间无人跟踪,客户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未被激活的档案。统计数据表明,开发一个新客户需要的成本大概是维系一个老客户成本的8倍。也就是说,经销商每开发一个新客户,都要投入很大的成本,去做市场活动进行集客。然而,很多经销商却是收集了客户信息之后,但没人去跟踪、去维护,结果就是花了代价,却不见成果,让很多潜在客户变成一堆无效的“僵尸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