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跨越不同的管理属性,有重大差别才有说的必要。对零售业来说,全渠道首先是顾客接触面的选择问题,顾客在哪里可以找到你及便捷性问题!
有关刘强东和张勇的争论,两者在各自的语境下表达各自的观点,对错有自己的使用条件。从消费者立场上讲,线上的“全”和线下的“全”同样值得去研究,延伸来说,线上的质量和线下的质量都需要很好的解决,没有双线生长,何来全面融合?
线下来说,做全零售业态也可以是本地生活“全”的一种,多业态互补、密集网点服务、会员打通,本身就是很好的体验要素;线上来说,自有官网、微信公众号、App、第三方平台旗舰店、现场终端、第三方流量入口等多终端流量入口,更适合年轻,拼全这样一个商业画面,全渠道才有模样!如图4-1所示。
图4-1 全渠道
如果拿这个标准,对全国几乎所有零售商来说,事实上还在单渠道向多渠道过渡时期,谈全渠道,多少有点扯!“所有终端卖一盘货”,梦想还很遥远!
但就商业探讨来说,零售应该有梦想,不光是商业模式和市场规模,更应该有技术革命。如1983年沃尔玛发射卫星式的创举,全渠道的理想画卷需要更多的技术革命和营运变革,立足当下,内容要做,融合也该是方向!有条件的公司,该务实地从两线突破,与规模和能力匹配,“应该”发展!
商业发展到高级阶段,低级商业也还一定存在,如同今天依然有游走的小贩、菜场、集贸市场一样。从适应顾客生活方式的维度,我们畅想十年二十年后,顾客在移动端找不到你,你觉得企业还有被探讨的价值吗?企业的线上业务多少会像后宫的佳丽,帝王不一定每天翻你的牌,但要你的时候你应该在。难,一定不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