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位方法

里斯和特劳特的定位理论提供了很多方法使用。

1.找到新空间,成为第一

这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消费者的心智中建立新类别的空间。进入心智的捷径,就是将区隔出的每一个细分市场进行分析,是不是可以成为一个新类别,如果可行,快速进入,以第一的身份宣传。特劳特认为,普通人在每个类别里最通常回忆起的是两个品牌,这就是著名的定位“二元法则”。

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接近于海量,在相似信息的巨大洪流中,头脑选择并记住某一信息越来越困难。大量繁杂、无序的信息充满了消费者的心智,只有挤掉原来的信息,才会吸收新的信息。因此,将现有信息进行区隔,消费者心智中就会出现新的空间,占据它,并成为第一个,消费者最容易记住的只有第一。

1956年,美国认知心理学的先驱、哈佛大学教授乔治·米勒在《神奇的数字7±2:我们的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中指出,人的心智对信息的处理方式就是把信息归类,然后加以命名,最后存储的信息是这个命名,来统领大量信息本身。这个命名就是记忆的纲要。普通人的心智不能同时处理七个以上的单位,这意味着消费者最多可以同时想起同一品类的7个不同的品牌。

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也就是说,消费者在大脑中已经存储了现有所有品牌产品的信息,并形成稳定的信息记忆架构。人的记忆架构是通过“纲要”来记忆,并在这个纲要下,存储其所有的信息。通过回想起这个纲要,就会想起其他关联信息。一个产品类别是一个纲要,这个纲要下分布的是一个品牌的产品,每一个品牌名称在记忆中也是一个纲要,最通常被记住的是前两层。

因此,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原有信息架构中,在一个已经有的、相似的信息纲要旁边,建立新的不一样的记忆纲要,第一个占有它。新纲要既要符合消费者的原有习惯,又要与原来的纲要完全不同才会被消费者建立,并且要非常简洁,这样才有机会被消费者识别并记住,如图7-1所示。

图7-1 信息架构

2.关联定位法

让你的产品与领导品牌产生最紧密关联。青花郎酒,就是与茅台产生关联,将自己塑造为除茅台外的第二大酱香酒品牌。“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接壤的赤水河畔,诞生了中国两大酱香白酒,其中一个就是青花郎。”所有人都知道茅台是酱香酒的代名词,青花郎与茅台紧密相连,顺理成章地成为酱香白酒的前两位。

3.非可乐定位法,又称反向定位法

告诉别人你不是什么,往往比告诉别人你是什么更管用。当所有人都习惯于某一类别时,新的类别名字很难进入消费者的认知,此时不如宣称非此类别,将自己置身于与原类别并列的位置,这就在消费者心智中成功建立了新的类别,从而引起消费者更快认知。

七喜面世之初,面临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两个超级大品牌,在夹缝里如何求生存?七喜为自己的汽水精心设计了简短的广告词:“七喜——非可乐。”这一下子就把饮料市场一分为二(一边是可乐型饮料,另一边是非可乐的七喜),从而大获成功。

最早的汽车叫“不用马拉的马车”,因为在这之前没人知道汽车是什么。五谷道场通过“非油炸”,将康师傅、统一等传统方便面巨头的油炸一下子就区分出来,被消费者紧紧记住。千禾酱油“零添加”的概念,一下子就将所有的酱油品牌归入了“添加”型产品。

4.将竞争对手重新定位

当竞争对手牢牢占据整个市场,你的产品如何定位?那就将市场分类,将它归入其中某一类,我们去占据别的类别。

大卫·奥格认为,必须为品牌树立正面的形象,这正是攻击的关键,为竞争对手贴上负面标签或其他标签的目的就是为自己树立正面的形象。上面讲的反向定位其实也是将竞争对手重新定位的一种。

宝马最初将奔驰归类于乘坐舒适——坐奔驰,自己占据激情驾驶这一大类——开宝马,如图7-2所示。

图7-2 各汽车品牌定位

5.产品属性定位

分析行业所有可能的产品属性方向,找到空白,尽快进入。这个方法结合其他方法综合使用。

6.价格定位

价格定位,可运用第四章产品属性与价格定位法则来分析。

价格定位比较好理解,价格分为高中低档的价格带,去找到竞争品牌还未占据的价格空间,填补上就可以。

高价格定位是个非常不错的策略,尤其是当价格空间空出高价时,第一个用有效的品牌故事在顾客能接受的高价格带快速推出,很容易确立高档产品形象,再往中、低价格带延伸就很容易。

低价格也是切入市场的利器,低价格可以很快提升市场销量。尤其是低价格高品质的价值策略更为有效,一旦站稳脚跟,快速向中高价格带延伸。切记,低质低价产品则很难向中高端延伸。

占据高、中、低三种价格定位的策略是一个强大的营销策略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