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海啸”中的金龙鱼

汽车以生物燃料的方式吃掉了大量的食用油、玉米和甘蔗。为了追逐利润,很多许多农产品的种植都为油料作物、玉米和甘蔗让路。比如,2007年,美国将大量豆田改种玉米,导致大豆产量减少1600万吨。世界粮食储备降低至1980年来的最低水平,只够维持53天。粮食紧缺,食品价格全面飞涨。2008年5月,与2007年初相比,国际粮食市场的大米、玉米、小麦和大豆价格均上涨了1.5倍到近3倍,大米价格达到19年来的最高点。小麦价格则是28年来最高的。

国际粮市一片恐慌,从印度、菲律宾、越南、乌克兰、俄罗斯、阿根廷到印尼,许多国家大幅提高粮食出口关税,限制或者干脆禁止粮食出口,减免粮食进口关税,以确保本国粮食的供应和价格稳定,这更加重了粮食危机的程度。在粮食危机面前,各国高筑壁垒、以邻为壑。那些粮食严重依赖援助或进口的贫穷国家深受打击。仅仅两年时间,这些国家的大量穷人就被逼上了绝路。

由于食品价格飙升,南非洲、南亚和拉美的30多个国家,包括布基纳法索、喀麦隆、津巴布韦、科特迪瓦、埃塞俄比亚、加纳、乌干达、毛里塔尼亚、印尼、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玻利维亚等,先后发生骚动或暴乱。为了争取每天吃到食物的权利,数十万人走上街头与军队或警察对抗,造成数十人死亡。

中美洲的海地,第一个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几乎所有粮食都要依赖进口,其中进口大米占国内大米消费量的八成以上。海地南部城市莱卡耶,一周多的时间内就有5人被杀,数十人受伤,连联合国部队都受到攻击,真是一幅世界末日来临的景象。

这场粮食危机被比作是一场“无声的海啸”,世界每天晚上有8.5亿人饥肠辘辘地入眠。在咆哮的汽车马达声中,那些皮包骨头的人群,“比较像是阻挠轮子转动的竹竿”。

因粮食匮乏而导致的食品大涨价,对那些粮食进口国来说,是噩梦。但对粮食出口大国来说,却是大发横财的时机。出口粮食最多的美国自然是这轮涨价中最大的受益国。美国爱荷华州、伊利诺伊州等主产玉米和大豆的农业州的农民与加拿大地广人稀的中部草原省的农民眉开眼笑。节节上涨的国际谷物价格,让当地许多早已荒芜的农田恢复生机。几十年来陆续外移的人口突然回流,房地产市场也跟着一片繁荣。

从2006年2008年,短短两年时间,东南亚的生物柴油产量竟然增长了4倍。按照1吨毛棕榈油产0.9吨生物柴油的换算率,仅东南亚市场就在生物柴油产业上消耗了268万吨的棕榈油,这还没计算欧盟等国生物柴油产业对东南亚棕榈油的消耗。对丰益国际等棕榈油生产商来说,这两年无疑是黄金时代。

(数据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及www.indexmundi.com)

图10-1 石油价格与食品价格指数走势

食品价格大涨,国际四大粮商和丰益国际的销售额均大幅提升。在中国,如此大的粮油价格涨幅不能不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

2008年初,大豆市场价格一路看涨,飙升近30%。最高时,豆油价格曾达到16500元/吨。在成本的巨大压力下,国内各粮油企业叫嚣涨价的声音此起彼伏。

3月,金龙鱼向国家发改委提出了涨价申请,并顺利获批。不过,在涨价获批后,金龙鱼却一直按兵不动,其他食用油企业虽有微词,却也不敢轻举妄动。外界以为金龙鱼财大气粗,忙着搞奥运营销,不急着涨价。其实,金龙鱼是有苦难言:发改委表面上是同意了,私下并未松口。不仅不能涨价,还得维持市场供应。工厂产能必须跑满,仓库必须有货,哪里叫货,随时必须送过去。为此,金龙鱼每天都在承受巨额亏损。

撑到8月份,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石油需求出现自第二次石油危机以来的首次负增长。石油价格随之大幅下滑,国内外油脂油料价格跟着暴跌,豆油价格最低跌到一吨9000元。降价可不需要政府批准。8月14日,北京奥运会正如火如荼进行时,益海嘉里宣布,旗下金龙鱼品牌产品价格全线下调,涉及大豆油、菜籽油和调和油等多个产品线,降幅超过10%。

选择在中秋旺季之前宣布降价,令业界一片哗然。之前,因为成本的原因,压榨厂每压榨1吨大豆,就会亏损200~300元,而现在所用大豆是在之前以高价位采购的,降价的话,无疑会带来更大的亏损。国内的众压榨企业被逼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涨价涨不上去,降价又不敢贸然跟风。进退失据之间,大片的市场就被金龙鱼抢走了。

其实,金龙鱼自己也损失惨重。当年丰益国际年报显示,以金龙鱼为主的消费品税前利润率仅有1.6%,税前利润不过区区7500万美元。相比之下,棕榈油相关业务和油籽谷物业务的税前利润分别为10亿和6亿美元。

政府的价格行政干预,让益海嘉里意识到,小包装油的市场份额已经近半,已经到了让政府警惕的程度,经营重点应该从数量向质量转型。要想推出质量好、利润高的新品,无疑要倚重研发的力量。这正是丰益国际在上海建设全球研发中心的背景之一。当然,丰益国际要建全球研发中心,所虑远大,决非只是为了研发几个食用油的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