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使命,使用生命

使命有什么特点呢?使命是超个人的,超功利的,超眼前的。只关注自己、眼前、名利的人,不配谈使命。

第一,使命是超个人的。

从位阶和层次上说,使命的发出者高于承受者。《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命自天降。”《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因此,使命是超越于个人的。

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

使命不同于理想和抱负。理想和抱负是从个人角度出发的,带有个人色彩、主观色彩。使命是社会的呼唤和社会的需要,不是个人的愿望和个人的需要。使命是一种客观可能性,也是一种外在机遇。它不是个人的主观想象,更不是大脑的幻觉。因此,使命只能觉察、发现和识别,而不能设计、创造和规划。

第二,使命是超功利的。

凡是直接奔着钱去的事,都不叫使命。凡是直接奔着名和利去的事,也不叫使命。尽管履行使命的过程中,可能会挣到钱,也可能会扬名或获利。

使命是一份特殊的责任,一份特殊的托付。使命也是一种承诺,并且它是以生命为抵押的。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使命是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使命高于一切,甚至生命。为了使命的实现,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是抛弃生命。什么是使命?使命就是挣到钱后,还要继续干下去的事情。

第三,使命是超眼前的。

曾请教过一个外国朋友,什么是Mission(使命)?他说得非常好:短期的使命叫任务,长期的任务叫使命。

从管理学的角度说,一年及一年以内要做的事情叫计划,三到五年要做的事情叫规划,五到十年要做的事情叫战略,十年以上要做的事情叫使命。使命是时间跨度最长的管理工具。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一生的事业,一辈子的事情,才叫使命。或者说,使命是一个人终极的奋斗目标。确立使命,就是要找到“值得做一辈子的事情”。

唐朝人陆广微的《吴地记》,曾记载干将莫邪铸剑的故事。书里说,吴王阖闾使干将铸剑,炉里的铁汁总是流不出来。干将妻莫邪镆铘问该如何办。干将说,从前先师欧冶子铸剑时,曾把一个女人扔进炉中,给炉神当妻子,剑水才流出来。莫邪镆铘闻言,即投身炉中。铁汁遂出,铸成二剑。这就是干将、莫邪镆铘这对宝剑的来历。

干将、莫邪镆铘将生命浇铸到自己的使命当中,使命也让他们的生命绽放异彩。什么叫使命?这就叫使命!

总之,使命就是一个事儿。社会需要有人来完成这个事。当我们把这个事当成自己的事,这个事儿就是我们的使命。当然,这个事儿得是好事儿、大事儿,不但值得我们做,而且值得我们长期去做,甚至值得我们终生为之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