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制定企业战略
企业的经营总是要面对动荡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经营因素等,为了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承接企业的经营哲学,系统地设计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战略,并对战略达成进行有效的管理,构建企业的系统能力,打造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基业长青。
对于企业战略,不同的企业集团,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着不同的理解。“从企业过去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模式(Pattern),而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计划(Plan)。如果从产业层次来看,战略表现为一种定位(Position),而从企业层次来看,战略则表现为一种观念(Perspective),从企业在竞争中层次上,战略也表现为采用的一种计谋(Ploy)”。
笔者认为,企业战略即是企业目标与愿景的定位,是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制定战略的重点,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是理性选择。而战略内容的最核心部分是其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战略之战略,是高于战略的战略,商业模式的创新离不开“互联网+”和资源整合,更多体现为一种更深层次的经营智慧和管理境界。
制定战略规划的本身就是在进行集团经营决策,即决定做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在哪个领域、占据何种江湖地位、凭借何种竞争优势、做什么、做多大、做多久……这就是战略规划。战略规划又可分为长、中、短期。在明确规划时长的基础上,需要系统回答以下方面:
(1)选择“行业与领域”。
到底在哪个领域发展?对企业家来说,这是诱惑最大的问题。中国经济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机会很多,是聚焦一个行业,进行一体化经营,还是横跨多行业、领域,相关多元化或无关多元化经营?选择进入,考的是理性分析;选择放弃,考验经营智慧。
(2)选择“江湖地位”。
每个品牌在市场上都有自己的江湖地位,一般分为四种:领跑者、挑战者、追随者与补缺者。“江湖地位”决定了我们的竞争策略。领跑者与挑战者就有不同的竞争策略,如果用挑战者的策略去做领跑者的策略,一定是错误的。很多时候,补缺者在区域市场中是隐形冠军。其实,小池塘里的大鱼,有时候比大池塘里的小鱼要活得舒服,这时“看清自己(真实的江湖地位)比看清市场(选择相应策略)更重要”。
(3)选择“竞争优势”。
这实际是要回答你凭什么能打赢这场战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讲,竞争优势的选择一般就是差异化和总成本,到底是选差异化还是选低成本?实践中,两个策略企业可以同时选,在某一方面做差异化,在某一方面做低成本,再有机的整合起来,从而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优势。
(4)选择“战争场所”。
我们的战场选在哪里,有利于我们获得最大的胜利?我们的产品到底卖到什么地方去?是做一个地方性强势品牌,还是做一个全国化的品牌,甚至是做一个全球化的品牌?有可能区域品牌就是最好的选择,小市场可以“高占比,成本很低,效益很高”;相反,大市场也可能是“低占比,高费用,效益差”。
(5)选择“战争结果”。
战争结果可以用销量、利润等经营性指标加以量化,各个战场还可以用更具体指标量化,一般组织层级越低,战略规划的战争结果描述就越具体。战争结果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后会影响到企业在市场上的江湖地位。
(6)选择“组织保障”。
与其说是“选择组织保障”,不如说是明确达成战略的资源支持。按照战略决定组织、组织决定人事的逻辑,最重要的资源支持是组织系统和人力资源系统。
在战略规划制定中,我们通常采用相应的分析工具,有助于我们回答好以上问题。例如,在选择“江湖地位”时,我们可以参考五力模型。
图4-1 竞争环境分析的五力模型
在选择“竞争优势”时,我们可以参考SWOY分析模型进行判断。
图4-2 SWOT模型
在“选择战场”时,我们可以参考基于价值链的业务模型进行系统分析。
图4-3 基于价值链的业务模型
最后,基于各种分析,制定企业的战略规划。
图4-4 企业的战略规划
图4-5 基于价值链的业务模型
2.运营计划承接战略落地
企业需要编制运营计划使经营战略落地,将企业的战略变成各个部门的行动纲领,将高层意识要转化为全员行动的目的。
运营计划的本质是行动计划,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目标和指标层面的宏观计划,其主要内容通常包括总目标、经营方针、重点工作、指标分解、责任人、时间节点、资源保障等。
运营计划的制定过程,是一个思维碰撞的过程,是一个明年战略目标达成的沙盘模拟过程,也是一个高层与中基层意识转化过程。为了避免出现各部门之间计划的关联性不强、执行起来各行其是的情形,由各部门独立编写的运营计划还需要共同讨论、修改,然后才能确定。运营计划编写要求尽量详细、周密,这样在执行起来才不容易变形。编制运营计划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1)在公司整体战略框架的指导下,制订细化执行策略,如子公司的细化执行策略、营销策略、职能部门的职能策略,共同支撑整体战略的落地。
(2)基于执行战略和下一年度的经营目标,梳理、确定公司层面的年度重点工作。这通常是由公司最高层集中研讨,最终达成共识。
(3)根据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细化分解形成公司层面的年度运营计划。分解要根据年度重点工作,集体逐项讨论确认通过。
(4)根据公司年度运营计划,编制职能部门、业务部门的年度运营计划,既要保证全面承接公司运营计划,又要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职能部门、业务部门的系统建设工作。
(5)将年度运营计划分解,形成职能部门、业务部门的月度运营计划。通过对月度运营计划的滚动管理,保证职能部门、业务部门年度计划的实现,支撑公司的年度战略目标的有效达成。
图4-6 分解年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