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级别的企业形态各有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也有几种形态,有的是内部经营管理遇到了很多困惑;有的在与大企业竞争中感觉越来越被动、越来越力不从心;有的是感慨近年的国进民退;有的恰好遭遇了行业的低迷期而增长乏力。对于外部环境单靠企业单方面努力难以改变,企业要想发展突破瓶颈只能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将这些与企业自身相关的问题归纳了大体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产品问题。达到亿元级别的企业已经能够生产出品质过硬的产品,缺乏畅销单品,或畅销单品只能局限于特定区域。这个时候令企业头疼的是,要找到能够畅销的单品或能够进行市场扩张的单品,需要在产品选择上交学费,是这个时期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老产品不给力,新产品没有建树,考验着企业的决策力和毅力。兔八哥在“养元气”这个碗粥产品上所交的学费,根源于脱离市场一厢情愿的决策和迷信“大师”的威力。如何在产品升级和聚焦方面做加减乘除法,是企业决策者应该着重考虑并切身躬行的主要任务。
第二,渠道问题。通常亿元级别企业的产品在经销商手里都算不上主要利润来源,这就导致企业很难占据主要渠道资源,在渠道政策方面也缺少话语权,客户的忠诚度和支持度也就不高。有些企业会有意识地在渠道管理方面推进系统化,虽然短期内有一定效果,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会发现,渠道维护成本高,原本客户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开始客户维护问题都来了。综合这些现实问题,逼迫企业无奈的选择价格战。品牌不给力,除了价格也确实难以拿出征服渠道的王牌。亿元级别企业到底该做怎样的渠道设计,如何做渠道管理?这些都困扰这个段位企业的大问题。
第三,品牌问题。通常这个级别的企业很难称上品牌,虽然调味品企业中也有些历史悠久的牌子,但距离真正的品牌还差很远。主要表现在,知名度不高,或有知名度缺少美誉度,或知名度美誉度都有,可却是增长乏力。
第四,团队问题。在笔者所接触的这个级别的企业中,通常都有过找大牌“职业经理”来操盘的经历,大部分结果并不理想。好像越是大牌,越是级别高的“职业经理”损失越惨重。按照一般逻辑来说,有能力的人来了就要做点大事,结果,做的事情越大风险也就越大,企业交的学费也就越多。在此并无贬低“职业经理”的意思,当大企业高管空降中小企业水土不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的时候,我想这不仅只有单方面的原因,那到底应该如何建立起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呢?这是这个时期老板们最为困惑的问题。